原刊香港:《明報》2009年10月23日 D8
文╱林克歡
Xtra.關於演出
《回(一)、(二)、(三) 》沈偉舞蹈藝術(美國),將于11 月6 及7 日8 時于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兩場,此為康樂與文化事務署于2009 年10 月9 日至11 月8 日舉辦的「絲路藝術節」重點節目。節目含有裸露場面,全長約2 小時,其11 月6 日設演後藝人談。關於「絲路藝術節」請查閱www.silkroadfestival.gov.hk/b5/about/about.html 沈偉舞蹈藝術團此次來港演出的《回——一、二、三》,是一台簡淡沉摯,蘊含豐富的三聯舞。三個舞碼各自獨立,又存在某種微妙的關聯。靈感均來自編舞者的旅行經驗,依次為《回(一) 》:西藏,創作于2006 年;《回(二) 》:柬埔寨吳哥窟,創作于2007 年;《回(三) 》:新絲綢之路╱北京,2009 年6 月在「美國舞蹈節」上首演。三者都關涉某一久遠的文化傳統,均帶有某種誘人的幽秘色彩。但舞蹈不是三地風俗的再現,不是對民族歌舞的挪用、變形,而是關乎西藏、吳哥窟、新絲綢之路╱北京的印象,記憶與想像。面對歷史的回聲,編導者借助舞者的血肉之軀,將激情、敬畏、詩意與心靈悸動,衍化作回複反轉的舞步與變化無窮的活雕塑,以差異的比照與相容、重構,呈現一種文化對話的新視野。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兩年一度的主題藝術節將于十月九日至十一月八日舉行,沈偉的再次到訪(2006 年《春之祭》及《天梯》作為「新視野藝術節」的開幕節目,于十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將帶給香港的舞蹈界再一次的視覺激蕩。
佛教觀的舞台景觀
《回(一)》的舞台景觀是一碩大的用五彩紙屑堆砌而成的、類似佛教的曼陀羅圖案。「曼陀羅」是梵語Mandala 的音譯,景為壇場,即佛教徒誦經、修法時安置佛像、菩薩像的地方。《回(一)》的舞台圖案中,並沒有佛教的任何符號,而是堆砌了:基督教的十字架,猶太教的大衛星(六芒星);道教負陰抱陽的太極圖和伊斯蘭教的新月圖。舞蹈初始時,一位女舞者獨自站在曼陀羅圖案之外起舞,超越宗教的意味十分明顯。
八位身著黑長褲、玫瑰色文化衫的男女舞者,在時斷時續的歌贊(梵唄)聲中,以沉靜徐緩、陰柔圓合的動作,內氣運好,柔中寓剛的舞步,將壇場變成舞場。沒有合什、長跪,沒有雙膝、雙肘及頭部的「五體投地」,卻以大量下蹲式腰腿彎曲的盤璿,順勢倒地的翻滾,在表現了一給佛教徒般的對大地的親近。
其東方色彩,不表現在奇景,神秘的外在情態,而表現在窮白返本,寧氣內忍的韻味。
男女舞者的動作沒有明顯的性別之分。動作連接自然流暢,空間過渡相顧相承。舞者移位時,常常以一腿為重心左右旋轉,用雙手或赤足掃過紙屑堆砌的圖案。飛濺的紙片有如鵝毛、雪花般滿台飛揚,舞者倒地沾起時渾身沾滿五彩紙屑,整潔的舞台,明晰的圖案進漸變得凌亂、渾沌。舞者更時時有意╱無意地越過壇場的界限,划破舞台圖案的邊框……古文明的戲劇手段與劇場元素對當代來說,前現代的西藏是一片神秘又神聖的地方,一個通往古老想像世界的入口。《回(一)》是一次回歸大地的心靈旅程,一次對返回精神家園的探詢。
假若說《回(一)》專注于內在情感、內在精神外化的表現性呈現,那麼《回(二)》則偏重于對物象的摹擬以及所引發的聯想,主要屬於展示性的。
吳哥窟是柬埔寨的驕傲與象徵,是古老的吳哥文明的靈魂。吳哥窟是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 年在位)時為供奉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濕奴而興建的一組工程浩大的寺廟建築群。後因戰亂被毀棄而荒蕪了。四百年後才重新被人發現。時間的流逝,沖淡了戰事的烽煙與血跡,湮沒了無數盛朝年間的傳說。
在《回(二)》中,編導者調動諸多戲劇手段與劇場元素:音響(鳥聲)、音樂(當地音樂)、服裝(從彩色條紋到灰色到白色的轉換)、燈光、天幕(投影)……去營構一種古文明廢墟輝煌與頹敗並存的怪異氣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博雜意蘊。壓暗的燈光,使得投影在天幕上的浮雕顯得更加殘損敗破,大樹根莖與石頭牆體的生死纏繞顯得更加觸目驚心。舞台上常常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焦點,兩組或兩組以上的活雕塑。一組組肢體重疊纏繞的造型,一次次停頓所產生的靜穆、通脫的氣息,使人不禁聯想起吳哥建築文化超乎塵垢的奇麗與恢宏。
對不同遠古文明的深深懷念《回(三)》是沈偉參與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編舞並前往絲綢之路之後編創的新舞碼。隊列式、方陣式的集體行進舞蹈,突現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
這是瑰麗多姿、收放從容的奧運開幕式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也是東方民族固有的內在本性。整齊劃一的舞蹈動作與靈活多變的行進隊形,集體行進的方陣與稍為游離的兩三舞者的呼應,在規矩中求圓活,在限制中求自由,一如前後的隊舞與團舞,整齊劃一與隨性自由,是否也可以看作是編舞者對東西文明的思索與對古老文化傳統的回應。
沈偉出生在湖南岳陽一個湘劇世家,九歲入藝校學習戲曲,主攻武行小生,畢業後成為湖南省湘劇院專職演員。1988 年考入廣東舞蹈學校與「美國舞蹈節」聯合舉辦的現代舞實驗班並成為廣東省現代實驗舞團的創團成員之一。1995 年赴美,2000 年創辦「沈偉舞蹈藝術」團。沈偉年輕時學習過西洋油畫,有一定造詣,2007 年曾在香港前波畫廊展出過他的抽象油畫作品。這種對中西藝術的多年浸淫與較高的素養,使得他在一系列的創作中,得心應手地融鑄東西,出入古今。雖不能說他的舞蹈和油畫作品已臻于佳境,但已顯露出某種屬於他自己的藝術特色與獨特追求。在《回(一)》中對精心構築的曼陀羅圖案的肆意損毀,在《回(二)》中以有如大理石般光潔的白色雕像與吳哥窟那些盤結纏繞、交雜凋殘的石雕相比照,都說明他對超越某一特定宗教、突破歷史所限定的絕對界限的精神追求,以及對不同的遠古文明的深深懷念。可以說,他的舞蹈,幾乎都是嘗試在多種視野融合基礎上對傳統文化的重構。
文╱林克歡
Xtra.關於演出
《回(一)、(二)、(三) 》沈偉舞蹈藝術(美國),將于11 月6 及7 日8 時于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兩場,此為康樂與文化事務署于2009 年10 月9 日至11 月8 日舉辦的「絲路藝術節」重點節目。節目含有裸露場面,全長約2 小時,其11 月6 日設演後藝人談。關於「絲路藝術節」請查閱www.silkroadfestival.gov.hk/b5/about/about.html 沈偉舞蹈藝術團此次來港演出的《回——一、二、三》,是一台簡淡沉摯,蘊含豐富的三聯舞。三個舞碼各自獨立,又存在某種微妙的關聯。靈感均來自編舞者的旅行經驗,依次為《回(一) 》:西藏,創作于2006 年;《回(二) 》:柬埔寨吳哥窟,創作于2007 年;《回(三) 》:新絲綢之路╱北京,2009 年6 月在「美國舞蹈節」上首演。三者都關涉某一久遠的文化傳統,均帶有某種誘人的幽秘色彩。但舞蹈不是三地風俗的再現,不是對民族歌舞的挪用、變形,而是關乎西藏、吳哥窟、新絲綢之路╱北京的印象,記憶與想像。面對歷史的回聲,編導者借助舞者的血肉之軀,將激情、敬畏、詩意與心靈悸動,衍化作回複反轉的舞步與變化無窮的活雕塑,以差異的比照與相容、重構,呈現一種文化對話的新視野。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兩年一度的主題藝術節將于十月九日至十一月八日舉行,沈偉的再次到訪(2006 年《春之祭》及《天梯》作為「新視野藝術節」的開幕節目,于十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將帶給香港的舞蹈界再一次的視覺激蕩。
佛教觀的舞台景觀
《回(一)》的舞台景觀是一碩大的用五彩紙屑堆砌而成的、類似佛教的曼陀羅圖案。「曼陀羅」是梵語Mandala 的音譯,景為壇場,即佛教徒誦經、修法時安置佛像、菩薩像的地方。《回(一)》的舞台圖案中,並沒有佛教的任何符號,而是堆砌了:基督教的十字架,猶太教的大衛星(六芒星);道教負陰抱陽的太極圖和伊斯蘭教的新月圖。舞蹈初始時,一位女舞者獨自站在曼陀羅圖案之外起舞,超越宗教的意味十分明顯。
八位身著黑長褲、玫瑰色文化衫的男女舞者,在時斷時續的歌贊(梵唄)聲中,以沉靜徐緩、陰柔圓合的動作,內氣運好,柔中寓剛的舞步,將壇場變成舞場。沒有合什、長跪,沒有雙膝、雙肘及頭部的「五體投地」,卻以大量下蹲式腰腿彎曲的盤璿,順勢倒地的翻滾,在表現了一給佛教徒般的對大地的親近。
其東方色彩,不表現在奇景,神秘的外在情態,而表現在窮白返本,寧氣內忍的韻味。
男女舞者的動作沒有明顯的性別之分。動作連接自然流暢,空間過渡相顧相承。舞者移位時,常常以一腿為重心左右旋轉,用雙手或赤足掃過紙屑堆砌的圖案。飛濺的紙片有如鵝毛、雪花般滿台飛揚,舞者倒地沾起時渾身沾滿五彩紙屑,整潔的舞台,明晰的圖案進漸變得凌亂、渾沌。舞者更時時有意╱無意地越過壇場的界限,划破舞台圖案的邊框……古文明的戲劇手段與劇場元素對當代來說,前現代的西藏是一片神秘又神聖的地方,一個通往古老想像世界的入口。《回(一)》是一次回歸大地的心靈旅程,一次對返回精神家園的探詢。
假若說《回(一)》專注于內在情感、內在精神外化的表現性呈現,那麼《回(二)》則偏重于對物象的摹擬以及所引發的聯想,主要屬於展示性的。
吳哥窟是柬埔寨的驕傲與象徵,是古老的吳哥文明的靈魂。吳哥窟是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 年在位)時為供奉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濕奴而興建的一組工程浩大的寺廟建築群。後因戰亂被毀棄而荒蕪了。四百年後才重新被人發現。時間的流逝,沖淡了戰事的烽煙與血跡,湮沒了無數盛朝年間的傳說。
在《回(二)》中,編導者調動諸多戲劇手段與劇場元素:音響(鳥聲)、音樂(當地音樂)、服裝(從彩色條紋到灰色到白色的轉換)、燈光、天幕(投影)……去營構一種古文明廢墟輝煌與頹敗並存的怪異氣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博雜意蘊。壓暗的燈光,使得投影在天幕上的浮雕顯得更加殘損敗破,大樹根莖與石頭牆體的生死纏繞顯得更加觸目驚心。舞台上常常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焦點,兩組或兩組以上的活雕塑。一組組肢體重疊纏繞的造型,一次次停頓所產生的靜穆、通脫的氣息,使人不禁聯想起吳哥建築文化超乎塵垢的奇麗與恢宏。
對不同遠古文明的深深懷念《回(三)》是沈偉參與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編舞並前往絲綢之路之後編創的新舞碼。隊列式、方陣式的集體行進舞蹈,突現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
這是瑰麗多姿、收放從容的奧運開幕式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也是東方民族固有的內在本性。整齊劃一的舞蹈動作與靈活多變的行進隊形,集體行進的方陣與稍為游離的兩三舞者的呼應,在規矩中求圓活,在限制中求自由,一如前後的隊舞與團舞,整齊劃一與隨性自由,是否也可以看作是編舞者對東西文明的思索與對古老文化傳統的回應。
沈偉出生在湖南岳陽一個湘劇世家,九歲入藝校學習戲曲,主攻武行小生,畢業後成為湖南省湘劇院專職演員。1988 年考入廣東舞蹈學校與「美國舞蹈節」聯合舉辦的現代舞實驗班並成為廣東省現代實驗舞團的創團成員之一。1995 年赴美,2000 年創辦「沈偉舞蹈藝術」團。沈偉年輕時學習過西洋油畫,有一定造詣,2007 年曾在香港前波畫廊展出過他的抽象油畫作品。這種對中西藝術的多年浸淫與較高的素養,使得他在一系列的創作中,得心應手地融鑄東西,出入古今。雖不能說他的舞蹈和油畫作品已臻于佳境,但已顯露出某種屬於他自己的藝術特色與獨特追求。在《回(一)》中對精心構築的曼陀羅圖案的肆意損毀,在《回(二)》中以有如大理石般光潔的白色雕像與吳哥窟那些盤結纏繞、交雜凋殘的石雕相比照,都說明他對超越某一特定宗教、突破歷史所限定的絕對界限的精神追求,以及對不同的遠古文明的深深懷念。可以說,他的舞蹈,幾乎都是嘗試在多種視野融合基礎上對傳統文化的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