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林克歡:面對歷史的回聲 沈偉舞蹈《回—一、二、三》賞析

原刊香港:《明報》2009年10月23日 D8


文╱林克歡
Xtra.關於演出

《回(一)、(二)、(三) 》沈偉舞蹈藝術(美國),將于11 月6 及7 日8 時于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兩場,此為康樂與文化事務署于2009 年10 月9 日至11 月8 日舉辦的「絲路藝術節」重點節目。節目含有裸露場面,全長約2 小時,其11 月6 日設演後藝人談。關於「絲路藝術節」請查閱www.silkroadfestival.gov.hk/b5/about/about.html 沈偉舞蹈藝術團此次來港演出的《回——一、二、三》,是一台簡淡沉摯,蘊含豐富的三聯舞。三個舞碼各自獨立,又存在某種微妙的關聯。靈感均來自編舞者的旅行經驗,依次為《回(一) 》:西藏,創作于2006 年;《回(二) 》:柬埔寨吳哥窟,創作于2007 年;《回(三) 》:新絲綢之路╱北京,2009 年6 月在「美國舞蹈節」上首演。三者都關涉某一久遠的文化傳統,均帶有某種誘人的幽秘色彩。但舞蹈不是三地風俗的再現,不是對民族歌舞的挪用、變形,而是關乎西藏、吳哥窟、新絲綢之路╱北京的印象,記憶與想像。面對歷史的回聲,編導者借助舞者的血肉之軀,將激情、敬畏、詩意與心靈悸動,衍化作回複反轉的舞步與變化無窮的活雕塑,以差異的比照與相容、重構,呈現一種文化對話的新視野。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兩年一度的主題藝術節將于十月九日至十一月八日舉行,沈偉的再次到訪(2006 年《春之祭》及《天梯》作為「新視野藝術節」的開幕節目,于十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將帶給香港的舞蹈界再一次的視覺激蕩。

佛教觀的舞台景觀

《回(一)》的舞台景觀是一碩大的用五彩紙屑堆砌而成的、類似佛教的曼陀羅圖案。「曼陀羅」是梵語Mandala 的音譯,景為壇場,即佛教徒誦經、修法時安置佛像、菩薩像的地方。《回(一)》的舞台圖案中,並沒有佛教的任何符號,而是堆砌了:基督教的十字架,猶太教的大衛星(六芒星);道教負陰抱陽的太極圖和伊斯蘭教的新月圖。舞蹈初始時,一位女舞者獨自站在曼陀羅圖案之外起舞,超越宗教的意味十分明顯。

八位身著黑長褲、玫瑰色文化衫的男女舞者,在時斷時續的歌贊(梵唄)聲中,以沉靜徐緩、陰柔圓合的動作,內氣運好,柔中寓剛的舞步,將壇場變成舞場。沒有合什、長跪,沒有雙膝、雙肘及頭部的「五體投地」,卻以大量下蹲式腰腿彎曲的盤璿,順勢倒地的翻滾,在表現了一給佛教徒般的對大地的親近。

其東方色彩,不表現在奇景,神秘的外在情態,而表現在窮白返本,寧氣內忍的韻味。

男女舞者的動作沒有明顯的性別之分。動作連接自然流暢,空間過渡相顧相承。舞者移位時,常常以一腿為重心左右旋轉,用雙手或赤足掃過紙屑堆砌的圖案。飛濺的紙片有如鵝毛、雪花般滿台飛揚,舞者倒地沾起時渾身沾滿五彩紙屑,整潔的舞台,明晰的圖案進漸變得凌亂、渾沌。舞者更時時有意╱無意地越過壇場的界限,划破舞台圖案的邊框……古文明的戲劇手段與劇場元素對當代來說,前現代的西藏是一片神秘又神聖的地方,一個通往古老想像世界的入口。《回(一)》是一次回歸大地的心靈旅程,一次對返回精神家園的探詢。

假若說《回(一)》專注于內在情感、內在精神外化的表現性呈現,那麼《回(二)》則偏重于對物象的摹擬以及所引發的聯想,主要屬於展示性的。

吳哥窟是柬埔寨的驕傲與象徵,是古老的吳哥文明的靈魂。吳哥窟是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 年在位)時為供奉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濕奴而興建的一組工程浩大的寺廟建築群。後因戰亂被毀棄而荒蕪了。四百年後才重新被人發現。時間的流逝,沖淡了戰事的烽煙與血跡,湮沒了無數盛朝年間的傳說。

在《回(二)》中,編導者調動諸多戲劇手段與劇場元素:音響(鳥聲)、音樂(當地音樂)、服裝(從彩色條紋到灰色到白色的轉換)、燈光、天幕(投影)……去營構一種古文明廢墟輝煌與頹敗並存的怪異氣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博雜意蘊。壓暗的燈光,使得投影在天幕上的浮雕顯得更加殘損敗破,大樹根莖與石頭牆體的生死纏繞顯得更加觸目驚心。舞台上常常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焦點,兩組或兩組以上的活雕塑。一組組肢體重疊纏繞的造型,一次次停頓所產生的靜穆、通脫的氣息,使人不禁聯想起吳哥建築文化超乎塵垢的奇麗與恢宏。

對不同遠古文明的深深懷念《回(三)》是沈偉參與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編舞並前往絲綢之路之後編創的新舞碼。隊列式、方陣式的集體行進舞蹈,突現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

這是瑰麗多姿、收放從容的奧運開幕式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也是東方民族固有的內在本性。整齊劃一的舞蹈動作與靈活多變的行進隊形,集體行進的方陣與稍為游離的兩三舞者的呼應,在規矩中求圓活,在限制中求自由,一如前後的隊舞與團舞,整齊劃一與隨性自由,是否也可以看作是編舞者對東西文明的思索與對古老文化傳統的回應。

沈偉出生在湖南岳陽一個湘劇世家,九歲入藝校學習戲曲,主攻武行小生,畢業後成為湖南省湘劇院專職演員。1988 年考入廣東舞蹈學校與「美國舞蹈節」聯合舉辦的現代舞實驗班並成為廣東省現代實驗舞團的創團成員之一。1995 年赴美,2000 年創辦「沈偉舞蹈藝術」團。沈偉年輕時學習過西洋油畫,有一定造詣,2007 年曾在香港前波畫廊展出過他的抽象油畫作品。這種對中西藝術的多年浸淫與較高的素養,使得他在一系列的創作中,得心應手地融鑄東西,出入古今。雖不能說他的舞蹈和油畫作品已臻于佳境,但已顯露出某種屬於他自己的藝術特色與獨特追求。在《回(一)》中對精心構築的曼陀羅圖案的肆意損毀,在《回(二)》中以有如大理石般光潔的白色雕像與吳哥窟那些盤結纏繞、交雜凋殘的石雕相比照,都說明他對超越某一特定宗教、突破歷史所限定的絕對界限的精神追求,以及對不同的遠古文明的深深懷念。可以說,他的舞蹈,幾乎都是嘗試在多種視野融合基礎上對傳統文化的重構。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跨越東西方、劃時代的現代舞《回之一.二.三》(附圖)


原刊香港:《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9年10月16日


被《紐約時報》譽為「想像力驚人」的沈偉舞蹈藝術,將在十一月為香港觀眾帶來一齣游刃於東西方美學意境的現代舞《回之一.二.三》。這齣作品是沈偉繼北京奧運開幕表演後最新創作。

  當時得令的編舞家沈偉是史上唯一獲頒授美國舞蹈界至高榮譽麥克阿瑟「天才獎」的華裔編舞家,他醞釀和反思長達四年,創作《回之一.二.三》,重塑由西藏、柬埔寨以至絲綢之路的一段心路歷程。

  《回之一》以覆蓋滿台的紙碎燈影結聚成宏大的西藏佛家曼陀羅祭場,在渺渺湼槃天地間群舞不斷游移進出,身隨勁走揚起了漫天飛舞的塵與土,將曼陀羅解構成段段亂世繪。落花流水的是紙碎更是舞蹈一直至一切塵埃落定雲淡風清,滿台盡是不凡巧思和叫人感動的冥想,煞是令人心神沉醉。

  《回之二》以二○○七年蒙特利爾加拿大芭蕾舞團委約的著名創作,重新編排雕琢。在森林裡被遺忘的神祇殿宇吳哥窟的懾人景象中,在恢宏菩提樹扭曲結纏的樹根下,舞者以同樣纏綿繾綣的矯健驅體連綿起舞,伸延出無限張力;在充滿戲劇性的交錯時空中,舞者身體騷動、抒情,彷彿喚起沉睡的神靈,純舞蹈的幻化神奇莫過於此。

  《回之三》是總結沈偉集美學、舞蹈、建築裝置等才華於一身的終極創造;一趟絲綢之路的靜修之旅,寄託了編舞者在海外十四年後回歸國土的深情。他在作品中以多媒體構成一次超感官體驗,他更借絲路這片包含多元民族宗教、精神文化的土地,透視出中國的遠景。加上著名美國普立茲獎得主作曲家David Lang的全新曲目,更是跨越東西方、劃時代的現代舞傑作。

  沈偉舞蹈藝術,致力為舞者及觀眾重新探索動作和軀體的新取向。《波士頓環球報》亦盛讚舞團:「(舞蹈詞彙)大膽創新,每部作品都呈現驚人的原創性,不受成規所囿......每齣都創新獨特,各自在不同層面衝破界限。」

  沈偉舞蹈藝術成立於二○○○年美國舞蹈節,並且在林肯中心藝術節作紐約首演。舞團曾獲全球五大洲多個著名藝術節邀請演出,從斯伯拉圖藝術節到雅各之枕舞蹈節,法國的蒙彼利埃以至羅馬,墨西哥城及悉尼,均可見他們的舞蹤。此外,更有不少頂尖表演場館及藝術節邀請舞團作重訪演出,當中包括美國舞蹈節、林肯中心藝術節、威尼斯雙年展、洛杉磯音樂中心、阿姆斯特丹新國家劇院等。自二○○七年起,舞團成為華盛頓甘迺迪演藝中心駐場藝團,為期五年。

  《回之一.二.三》現代舞是「絲綢之路藝術節」的節目之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將於十一月六及七日(星期五及六)晚上八時,在葵青劇院演藝廳上演,票價分一百二十元、二百元、二百八十元及三百六十元,門票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十一月六日設演後藝人談。本節目含有裸露場面。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可獲半價優惠;演藝╱電影節目的正價門票購票優惠高達八折。

  沈偉將於十一月二日(星期一)晚上八時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後台八樓GR2舉行演出前講座。講座以英語進行,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絲綢之路藝術節」節目詳情,可參閱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派發的節目手冊,或瀏覽網址www.silkroadfestival.gov.hk。

  節目查詢可致電二三七○ 一○四四。網上訂票:www.urbtix.hk;信用卡電話訂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電話留座:二七三四 九○○九。



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2時00分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秋天在紐約遇到沈偉 沈偉與蔡冠伶的對話

原刊香港:《am730》2009年10月12日 P.26


在初秋裡來到紐約與朋友敘舊,有幸與長期駐紐約的知名華裔編舞家沈偉約了做訪問。一早來到沈偉位於紐約曼哈頓的公寓裡,「要不要來杯咖啡?」沈偉親切的問了我跟隨行的攝影師。正當他忙碌著為我們準備咖啡之時,我提及曾在三年前看過《回》之一,「真的!現在的《回》之一已經跟三年前完全不同的版本了」沈偉說。

文:蔡冠伶 (藝術地圖特約作者)、圖:藝術地圖及康樂與文化事務署提供《回》之三部曲(Re- I, II, III) 是沈偉在過去這三、四年間,旅行過後歷經沉澱、轉換、傳承而產生出來的一個系列作品,藉由肢體與舞蹈的形式傳達出他在旅行中的觀察、感動和衝擊。我是在2006年美國舞蹈節 (American Dance Festival) 中觀賞《回》之一,當時即對沈偉這支充滿濃厚西藏色彩的作品有著相當的好奇與喜愛。依稀記得在演出過後不久,舞蹈節某一次的“學生呈現”(Student Showing) 中,《回》之一還特別被提出來討論,可見於當時沈偉的《回》已引起觀眾們相當大的注意與迴響。

《回》之一是沈偉旅行於西藏之後所產生的作品,我當時看到的版本,簡單的舞臺上僅僅四位舞者和由滿地的彩色碎紙片圍出來的圓圈符號,構成西藏Mandala(壇城)。舞者緩慢的動作,時而如從地面裡延伸出來的形體,時而如在空氣中飄浮的氣體,因而讓我產生出「似有形,似無形」的錯覺,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在當時似乎有股能量自壇城的中心不斷不斷地往外擴張,並蔓延到整個劇場裡。至今,我從未在任何一場演出中,能再得到如此相同的感受和震撼。

《回》之二與之三的靈感,則分別來自於沈偉在吳哥窟的感動,以及從中國的舊絲路到現今因快速崛起的改變所帶來的衝擊。

三個地方靈感之源

我問了沈偉為何選擇這三個地方作為《回》系列的創作靈感?沈偉表示說,這些地方除了個人的喜愛之外,還有著特殊的情感。身處在西方國家裡,他從一個遠的距離來看,這三個地方的共同性在於,人類的生活、行為和意識形態,都深深受到地方環境的地域性影響。大自然的地形變化、神秘的宗教文化,以及人民生活方式對土地的那份強烈依賴性等,都令他在旅行中特別的感動,這些地方也因此形成與西方世界完全不同的人的意識形態。這讓我想到在一次和朋友的對話中聊到,是甚麼原因讓身處在每個不同地區裡的人對時間的感覺和生活態度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我分享說:「我想是大自然吧,每個地方太陽和月亮出現與停留的時間不同,這樣的能量轉換,都在在影響人類的生活方式與作息」,「當然,還有像是我們中國人講的風水,你靠山就吃山,靠水就吃水」沈偉說。

中國,是《回》系列的靈感地之ㄧ,由於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演出,長駐紐約的沈偉回到了中國。同樣是離開自己的家鄉及文化,旅居瑞士的我,好奇的問了沈偉:「離開中國十幾年後,如今再回到中國,心中有甚麼樣的感觸?」,「這之間的相差是很大了」沈偉很快得說,「我覺得很陌生,像是另一個國家,因為中國這些年發展得非常非常快,雖然有些地方的建築或結構還是沒有太大的改變,會讓我想到以前,但是整體來講發展得很快,那種狀態滿特別的,不像西方,也不像過去的中國,所以說好像我了解,但實際上又不了解,這些因素對我來說衝擊是很大的,但同時因為我生活在西方,有了這對比,看西方也看得比較清楚。」他又接著說:「這些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去到其他許多國家,無論是到歐洲也好、中東也好,有了一個對比,都讓我看中國看得更清楚,知道中國是處在世界上一個甚麼樣的位置,也因為有了對比才可以看得出一個國家發展的狀態」。

這幾年,我自己也同樣四處旅行,在異地工作,透過一段距離,回頭去看台灣、台灣的文化及處境,還有看我自己,那種心情上似乎變得比較輕鬆、平靜和客觀,內心裡的阻礙變少,離自己也就更靠近一點,和現在身處的環境相較下來,再去看遠方的家鄉也看得更清晰些,如同沈偉說的「有了對比,回頭看也看的比較清楚」。

把新身觀感觀傳承舞者

幾年的旅行下來,沈偉是如何將這些深刻的感觸、感動和對改變所帶來的衝擊等,種種的各人體會傳承給舞者們?身為一位職業舞者的我,相當瞭解一個好的舞蹈作品除了表演者的肢體技巧外,創作者和表演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非常重要。我認為創作者如何將內心想表達、想述說的東西傳承給表演者,是足以構成一個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沈偉表示,他透過圖片、錄音、音樂及口述等所有旅行中蒐集來的資料,加上經過長時間的排練、肢體語言的傳達與觀念上的溝通,一點一滴的把他親身的觀察和感受傳承給舞者,除此之外舞者們也做了相當多的努力與功課,有些舞者甚至到吳哥窟與中國旅行,去親身感受當地的人民和文化。《回》之ㄧ的西藏,沈偉早已將它提煉到精神上的層次來傳承給舞者;《回》之二的吳哥窟,由於在表現形式上滲入了較多的視覺環境,因此他給舞者們很多感官上的刺激,讓他們聽很多的音樂、看很多的圖片及說了很多的故事,用他所感受到的方式來傳承給他們;相較於前兩者有著和地域性的緊密關聯,《回》之三的距離就沒那麼大,雖然述說的是關於東西方文化的意識型態,但由於在紐約的中國城裡,仍能感受到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這對於西方人來說也就不至於太陌生與遙遠。

《回》之三部曲除了對沈偉的舞者們是相當大的挑戰,對他自己來說亦是如此,他說:「創作《回》對我來說挑戰很大,收穫也很大。我這次用身體語言去表達和傳授我對這三個地方的文化、生態和意識形態的感覺,這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經過這些年的工作和經驗,透過肢體語言和舞蹈形式去傳達這種概念性議題,能夠把它呈現出來給觀眾,對我來說是一大突破,舞蹈本身也就變成我ㄧ個比較輕鬆的表達語彙,因為我的這些感受都是很難用文字去表達出來的,而這個經驗和過程讓我對舞蹈語言的使用上如同使用文字一樣,可能還比使用文字更有空間感與想像力。這樣的經驗對我的未來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過程」。

三部曲的豐富色彩

訪談前我從沈偉舞團的網站上看到幾張《回》的劇照,透過這些視覺感非常強烈的照片,以及我對三年前《回》之一的印象,看得出《回》之三部曲在這幾年間的轉變,也許是因為地域文化的不同,也許是因為時代的改變,或也許是沈偉這幾年的心境轉變。

我問了沈偉最後一個問題:「若要用顏色來形容,你會用哪些顏色來分別代表《回》之一、之二與之三?」,沈偉笑著告訴我,這是個很難的問題,他從未想過,但他還是邊思索的繼續回答:「《回》之一,可能說是白色和藍色。我覺得它比較接近像是天空、心靈上和精神上的東西,有空間感、空氣感,所以我就會想到這兩種顏色;《回》之二,它是一種混合的顏色,用一兩種顏色很難形容。之二作品本身就分為三段,服裝也換了三次,視覺的東西比較多,因為它探討很多東西,關於整個國家文化的歷史、人類、自然及人和自然的創造力,它有很陰暗、沉重和悲哀的一面,但也同時有很天真、很漂亮的一面,所以有比較豐富的色彩,任何顏色都有可能在裡頭;《回》之三,我會說就黑色和白色。相較於之二,它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屬於意識形態的概念,所以我給了一個這樣反差性的顏色,之三本身就是一個狀態的呈現和傳達,在作品裡也就沒有所謂的答案或結果的」。

之所以問了沈偉這個顏色的問題,是因為在我心中,這三部曲都有著自己的色彩,《回》之一像是淡淡的紅色與白色;之二像是灰色與綠色;之三則是單純清透的白色。雖然之二與之三我尚未看過,但透過從網站上看到的照片,我腦海裡浮出對《回》系列這樣的色彩想像。

訪談結束後,我和沈偉倆在他家客廳裡那片偌大的窗戶前拍了張合照,窗戶外頭的景象看出去,一半是高樓林立的曼哈頓,另一半是曼哈頓西邊的哈德遜河。在我和攝影師離開前,沈偉說,從這望出去,紐約就在他眼前,好像他並不在紐約似的,而是在山上,所以他可以從一個遠的距離去看這個他所居住的城市。

沈偉1968 年出生於湖南,九歲開始學習中國戲曲。1984至 89 年為湖南湘劇團成員。1991年任內地首個現代舞團—廣東現代舞團的創始成員、舞者及編舞。1995 年沈偉獲得「尼可拉斯—路易斯舞蹈實驗室」設立的獎學金,移居紐約。2000年成立了自己的現代舞團「沈偉舞蹈藝術團」。他身兼編舞、總監、舞者、畫家及設計師等多重身份,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開幕表演的編舞工作,獲得包括 2007 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古根漢獎學金、紐約藝術基金會獎學金、美國舞蹈節賓.桑瑪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