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楊春江:從舞蹈與時裝說起

原刊香港:《信報財經新聞》2012年2月27日 C5


時裝與舞蹈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至文藝復興時代,當文化藝術與衣飾美學都是上流貴族的權貴象徵和玩意時,他們二合為一以長擺大圓拱裙配華爾茲沒完沒了的迴旋舞步,創造了第一代的社交舞;芭蕾歷史更不用說,集舞蹈與時裝鼻祖於一身的路易十四,發明了足尖鞋前身的高跟鞋與腰封配,形成了直立式的芭蕾舞美學(這種向上、直立並以「高、長」為至美的追求仍然不斷支配及後數世紀的芭蕾發展)。但時裝與舞蹈配的才華亦不只是皇親貴族所專有;當浪迹天涯的吉卜賽人遇上西班牙舞樂文化,其中也發展了佛蘭明高舞中一枝獨秀的長裙舞(Bata de Cola),之後也成為後世不少時裝靈感的來源。

說起來,南美文化也滲進了前述的社交舞發展中,搖身一變是甩掉了一圓裙,反而以高叉低胸讓舞蹈本體更加玲瓏浮凸。有趣的是,前者着重遮蓋並伸延舞蹈動作,後者則是以減省來突顯,說穿了,其實是緊貼着「身體的功能」甚至是極盡展示了不同時代、地域的身體文化。至於我們的東方舞蹈,則有自古有之所謂長袖善舞的「水袖」傳統,雖然水袖說不上可被定位為時裝,但它在舞衣歷史上創造革命,既是肢體的延伸與誇張舞蹈向不同空間方向投射,又是跨越「衣服」功能而成為不同情感、象徵等的「道具」和符碼,我叫它為最早的multi-media presentation 精采創造例子!

長袖善舞精采創造

或許大家以為現代舞即是一身淨色緊身衣,無分男女老幼歷史地域文化,無矯飾的純理性肢體動作展示,其實卻早忘了當伊莎朵拉.鄧肯(Isadora Duncan)解除一切裝束回歸純身體喜悅的同時,與她同作為現代舞歷史第一輩的始祖還有一個叫富勒(Loie Fuller)的,有說她身體略胖,因此創製了一襲能遮蓋全身、寬袍大袖的舞衣,當中更暗藏小機關,既可伸延至數米長但看起來極為飄逸的設計,加上不斷轉變的燈光效果,讓身體藏於滿台飛舞、五光十色的時空浪漫中即使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日籍台灣歌手翁倩玉還是樂此不疲地模仿,變成演唱會中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永恆經典。

可惜的是,「舞蹈x時裝」發展真正極具代表性的「獨立藝術作品」其實並不算多,在時裝展中設計師與編舞家互借牌子名氣的所謂合作,在商業活動中比比皆是,又或是編舞家邀請時裝設計師跨界幫手設計舞衣,要不只為方便表現舞者的美麗線條衣料紋理,要不就變成歷史上有如Bauhaus dance costume的古靈精怪卻反而舞動不得(是舞蹈還是「反舞蹈」的創作,實在可圈可點)。

跨界撞擊互取靈感

在香港,真正打正旗號的「舞蹈x時裝」創作演出已經數至近十二年前由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的《脫衣秀》了,之後卻一直沒有承接,想起當初我與時裝設計家陳仲輝合作,拆解中國旗袍在東方女性文化中既束縛又暴露的功能與美感,發展成為只有一條黑線而內裏真空的「框邊旗袍」,最後以不斷拆解還原為一條穿越舞台景深伸向觀眾席、纏着舞者脖子至窒息而死的一條吊頸索,當其時女舞者張慈妤挑戰了她的尺度與極限,破格演出令人印象難忘。記得之後在某年的舞團年刊中慈妤重提此事,仍選這個作品為她最深刻難忘及喜愛的舞蹈作品!所以,對創作者、觀眾、舞者而言,甚至對整個舞蹈以至身體文化的歷史發展而言,我相信「舞蹈+時裝」創造的潛力還有數不盡的可能性及意義。聽說城市當代舞蹈團今年舞季將有新一台的《脫衣秀》製作,我熱切期待舞團再一次crossover新一代的編舞與潮流達人,跨界撞擊互取靈感,在天橋上迸發火花,讓這一代的華麗皮囊「脫」穎而出。

楊春江

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舞劇杜蘭朵 以死博愛

原刊香港:《香港商報》2012年2月26日 A7



不少人口口聲聲說肯為愛情犧牲,但偏偏大部分人都曲解了何謂「犧牲」,甚至以為肯為對方死去便是真愛。將在下月中上演的香港芭蕾舞團舞蹈劇場《杜蘭朵》,就是一場關於以死博愛的愛情故事。其實愛不一定要生要死,懂得放開,才是大愛。文:熙

香港芭蕾舞團(港芭)製作的《杜蘭朵》,是一套改編自普契尼傳奇歌劇的芭蕾作品,節目將在3月16至18日假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亦是舞劇繼2003年首演後的首次重演。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1858至1924)曾編創過不少著名歌劇,如《蝴蝶夫人》、《托斯卡》及《波希米亞人》等,但最多人談論的則要數《杜蘭朵》。《杜》是普契尼的遺作,在1926年首演,其恢宏布景、三位主角之間充滿戲劇張力的關係都是使之成為永垂不朽歌劇的原因,過往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及電視劇。

真愛無懼

《杜蘭朵》以杜蘭朵、柳兒及卡拉富的感情為主線,訴說他們對愛情的不同態度。杜蘭朵公主因祖先被男子所殺,因而一直仇視男性,其性格冷若冰霜,內心冰封。任何男人要迎娶杜蘭朵公主必先要解答她提問的三個謎語,倘若失敗,便必須受死。即使不少男人已被她處決,但她的冷酷並沒有令傾慕者卻步。另一邊廂的卡拉富王子流亡回國,其父的忠心女僕柳兒雖然一直深愛着卡拉富,甚至願意為他犧牲性命,但她卻只能遠遠的看着這位沒有愛上自己的王子,因為卡拉富對杜蘭朵一見鍾情,更像着了魔般愛上了她。卡拉富鼓起無懼犧牲的勇氣,冒着答錯三個謎題而被處死的危險,也要贏得杜蘭朵的歡心。這段愛恨交纏的三角關係,最後會發展成怎樣?

保留戲劇元素

是次港芭公演的舞劇《杜》,由澳洲舞蹈家娜泰莉•維亞編舞,這位Expressions舞蹈團的創辦人,18歲已開展其編舞生涯,縱橫澳洲舞壇多年,早前亦曾為港芭創作《春之祭》。她所編創的《杜蘭朵》,保留了原著的戲劇元素,布景及服裝設計簡約前衛,帶有東方色彩,配以重新編曲的原裝音樂,節奏澎湃,交織成一場充滿視聽之娛的芭蕾舞劇。她所編創的舞蹈,在古典中夾雜現代氣息,教人耳目一新;而舞者演繹杜蘭朵的內心轉變,亦甚具難度,盡顯功架。維亞借舞蹈員獨一無二的肢體語言與內心演繹,帶出這段真愛無懼的故事,教觀眾反思何謂真愛。

《杜蘭朵》
演出詳情日期:3月16至18日
時間:晚上7:30
日期:3月17及18日
時間:下午2:3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50至$580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女舞者演繹體驗全新劇場語言 殷梅灑脫提煉《竹林七賢》

原刊香港:《大公報》2012年2月24日 B19



【本報訊】記者李夢報道:四年前路過北京,殷梅在老友栗憲庭的工作室裡見到一張相─洪磊的《竹林七賢》。相片中染了血跡的沙地,蛇,清冷的河,古琴和阮和七人或斜睨或專注的神情,觸動了她。

於是,她想在舞台上「畫這幅畫」;於是,她自美國來港,與香港舞蹈團合作舞劇《竹林七賢》。

逍遙自在心嚮往之

「這舞,在我腦子裡轉了好幾年了。」殷梅說。殷梅原是香港舞蹈團創團首席舞者,後負笈美國,本為學編舞,卻對西方文學有了興趣,嘗試從中讀出西方現代舞從無到有到繁茂的脈絡。於是,她去紐約大學讀文學,從荷馬史詩從古希臘悲劇開始,一讀就是三年。

期間,殷梅將西方文學從古希臘到莎士比亞再到雨果狄更斯的演進理出一條時間線,又平行畫了另一條,標上魏晉、唐宋和明清等刻度。

然後,她發現,當西方陷在古羅馬帝國的漫長統治裡,中國的文人名士正行走在三國魏晉的「腥風血雨」中。

可就是在這樣的動盪這樣的昏聵統治下,竟有嵇康和阮籍一群人,寬衣博袖,尚老莊,清談飲酒行散鼓琴長歌,活得那麼獨特,那麼自在逍遙。

竹林七賢對自由、自我和自然的追問,令千百年後的殷梅「心嚮往之」。

於是,她轉身去翻查史料,讀嵇康的《聲無哀樂論》,想走回古時語境裡,扯住阮籍的衣角,請他給城市裡奔波勞碌的人,講一個安靜無憂的故事,彈琴復長嘯。

細碎情節靈氣生動

殷梅說她喜歡舞者在過往與當下間不停出入的空間感,她說這時候,《世說新語》的故事,那些細碎卻生動有靈氣的情節, 「都進來了」。

《世說新語》講七賢「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的舊事,殷梅在《竹林七賢》中借來用;甚至連劉義慶講故事的語調和筆態,她都樂意效仿。「一小段一小段,看似彼此無關,實際上蛛絲馬跡全聯在一起。」

《竹林七賢》中,有飲酒,有清談,有容止雅量嘲戲(即遊戲),還有隱逸和廣陵散。幾段故事,若干細節,拼成一幅景或一種氛圍:阮籍好酒好詩書,蔑禮輕法,駕車途窮而哭;阮咸騎驢追侍女,為世人所譏;劉伶酒後除衣裸體,被嘲笑,卻自辯「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衣」。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看似灑脫清高俗事不掛懷的七人,其實是無奈,是面冷心熱,終跳不出傳統文人出世入世的往復糾結。

不讀老莊的山濤和論儒道的向秀終入官場,學優則仕;唯尖刻決絕的嵇康,特立獨行,不為當權者所容,被殺。

「嵇康必須得死,他看得太透了。」殷梅說。獨立風骨落魄江湖嵇康死,七賢四散,以及若干年後向秀的《思舊賦》,給殷梅導演的《竹林七賢》添多了蒼涼,正如龔志成為這作品寫的曲,箏的怨和古琴的幽渺摻在一起,《廣陵散》穿插,抽象又不乏傳統筆墨。而殷梅找來七位女舞者演七賢,一為強調賢士修容之美,二來也想嘗新,體驗全新的劇場語言。

為嘗新,殷梅將化妝間「挪到台上」,隔出一前一後兩重空間。她說,舞者彈的琴和阮,可能是實體的,也可能只存在於意念中。她說,舞者不需用肢體講故事,只要將身體動起來,就能「帶出很多可能性」。

她說,這是現代舞的指向和「悟」。

殷梅在美國,編舞跳舞教舞二十餘年,常領着班上學生打太極學書法。在國外待得越久,她越覺得中國傳統文化親切, 「像長進骨肉裡」。她笑言今次拋下紐約的工作來港編舞,不為錢,只想撈起一個久遠又親切的故事好好打量。這個「落魄江湖載酒行」的故事裡,有獨立有風骨,有殷梅多年水墨太極修養的提煉。

殷梅與香港舞蹈團合作的《竹林七賢》將於下月十六至十八日在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查詢可電二七三四九○ ○ 九或瀏覽網頁www.hkdance.com。

杜蘭朵再起舞

原刊香港:《明報》2012年2月24日 D7


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名作《杜蘭朵》,曾被多位知名藝術家改編,其中包括張藝謀和陳凱歌兩位大導演,一首《公主徹夜未眠》(NessunDorma)也真夠經典。《杜蘭朵》由西方歌劇演員扮演中國公主,在中國人看來,難免有點怪怪的,但如果就此錯過佳作,實在可惜。香港芭蕾舞團兩度找來編舞家Natalie Weir 合作演繹《杜蘭朵》,去掉典型化的中國設計,或許是你重新認識這齣充滿東方色彩的普契尼名作的好機會。文:林喜兒 圖:香港芭蕾舞團、Justin Nicholas(Natalie Weir 圖片)提供

三顆心情感交錯「《杜蘭朵》探討的是人性中最重要的話題之一,就是何謂愛,這也是這齣歌劇吸引觀眾之處。」2003 年Natalie Weir(右圖)為香港芭蕾舞團(港芭)度身訂做,改編了普契尼的《杜蘭朵》,以舞蹈表達故事的澎湃力量。故事講述冷若冰霜的中國公主杜蘭朵設下規條,任何男人要迎娶她必先成功解答她提問的三個謎語,倘若失敗,必須受死。即使不少男人已被她處決,她的傾慕者卻未見卻步。卡拉富王子流亡回來,對杜蘭朵一見鍾情,他父親身邊忠心的女僕柳兒卻只能從遠處深愛着卡拉富。整齣歌劇圍繞三位主角杜蘭朵、柳兒及卡拉富的感情,訴說他們對愛的不同態度。

Natalie 也被這種愛恨纏綿吸引, 「柳兒可以為卡拉富而死,卡拉富對杜蘭朵是愛得徹底,而杜蘭朵卻是不敢去愛,我把這三個角色的感情很誠實地表現出來,同時也揭示背後隱藏的情感,特別是杜蘭朵的蛻變,從冷酷無情,拒人於千里到因為真愛而轉變,是非常浪漫的過程」。

讓舞者發揮個性

2003 年與港芭合作,Natalie 說之前跟設計師BillHaycock 做過不少研究和資料蒐集,當真正碰見芭蕾舞團的一班美麗舞蹈員後,靈感湧現,是以這次再度合作,Natalie 充滿期待。至於新元素, 「我的任務就是令舞團中的新成員把自己的個性與情感發揮出來」。沒有對白,沒有歌聲,只是用舞蹈去表達《杜蘭朵》中的情感交錯, 「舞蹈這種藝術每每在不自覺的情况下觸動人的情緒,不需透過語言牽動情感,跟觀眾溝通」,Natalie 說觀眾只要安坐在劇院裏慢慢享受,自然可跟着故事走。

Natalie 生於澳洲,過去20 年一直專注編舞創作,是Expressions 舞蹈團創辦人之一,曾為多個古典及現代舞團編舞,包括澳洲芭蕾舞團,除《杜蘭朵》外,亦曾為港芭創作《春之祭》。

古典與現世對話

歌劇和芭蕾舞兩種古典藝術,到了今天也面對衝擊,不過舞蹈的靈動性卻比較高, 「我相信古典芭蕾舞也朝向當代的方向發展,而兩者的距離也是愈來愈近。當代舞是不停的演變,而古典看來像是不動的,卻是在再造和改編的過程中,不斷與現世生活和世界對話」。普契尼的《杜蘭朵》自1926 年首演後,到了這個世紀仍然吸引着不同界別的藝術家,愛這個命題注定是永垂不朽。

不如,先去找找巴伐洛堤,也是令Paul Potts 一鳴驚人的Nessun Dorma 聽聽。

舞評讚賞

港芭兩度上演《杜蘭朵》,據ConstanceRhodes 所寫的舞評指演出「極度成功。必看的製作,能在世界任何一個舞台都傲然自立」。

版本無數

普契尼的名作《杜蘭朵》多年以來改編版本無數,今次港芭以舞蹈演繹。

《杜蘭朵》

日期:3 月16 至18 日晚上7:30

3 月17、18 日下午2:3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50 至$1000(VIP)

節目查詢:            2105 9724       網上訂票:www.urbtix.hk

《杜蘭朵》優先睇

日期:3 月6 日晚上7:30 至8:45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內容:由港芭藝術總監區美蓮介紹劇作及選段演出,英語主講

入場:免費入場,必須預先報名

報名及查詢:hkballet.com

演前講座

日期:3 月16 日晚上6:5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二樓大堂

內容:編舞家Natalie Weir 將講述此芭蕾舞劇的背景及獨特之處,英語主講,廣東話翻譯

入場:憑《杜蘭朵》門票免費入場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機器人幻想曲 玩轉現實

原刊香港:《香港商報》2012年2月21日 B8



筆者一直害怕如電影橋段般被機械人支配的情節會在現實發生。但想深一層,其實不用怕,因為事情早就發生了,不同的是現實中支配人類的「機械人」叫互聯網而已。即將來港上演的法國跨媒體劇場《機器人幻想曲》也是一部由人與機械人同場演出、關於支配與主從關係的故事,至於誰是主誰是從?那要待我上網查探完後才能答到你。文:Carick圖:Agla晹Bory

由法國COMPAGNIE111劇團製作的跨媒體劇場《機器人幻想曲》,將於2月24至26日假葵青劇院演藝廳上演三場,這場糅合了戲劇、音樂、舞蹈、雜技、視覺藝術及默劇元素的劇場只由一部機器與兩位演員「演出」,形式與別不同。

棄物理學投身藝壇

製作《機器人幻想曲》的法國COMPAGNIE111劇團由奧雷里恩•博里與奧利華•艾倫達在2000年創辦,前者一直擔任劇團的藝術總監至今,並成為團中的重心人物。奧雷里恩兒時已熱愛表演藝術,雖然他是讀物理學出身,但畢業後卻沒有投身其熟悉的科學領域,並選擇改投與物理學無甚關連的雜技行業。及後他曾在劇團參與演出工作,直至2000年創辦了COMPAGNIE111劇團後,便全身投入藝術創作之中。

重演輕說

由2000年至今,奧雷里恩創作了多部作品,包括2009年曾在香港上演、利用巨型立體方塊作道具的跨媒體雜技劇場《七巧板》。奧雷里恩的劇場作品除蘊含高超的雜技元素外,亦充滿奇想,因此為他贏得「法國新雜技鬼才」的稱號。奧雷里恩創作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劇中對白並不多,因為他認為演員的工作是「演」而不是「說」,舞台上的動作比一切對白更重要,如即將在香港上演的《機器人幻想曲》便是最佳例子,因此,奉勸看慣廣播劇式肥皂劇的香港觀眾要有心理準備,否則還是回家看電視好了。

新雜技劇場

《機》劇是奧雷里恩創作於2009年的作品,是一場關於人與機械人的主從故事。奧雷里恩運用自身的物理學知識,把大型器械帶到舞台上,並利用科學原理製造視覺效果,跳出傳統框框,打造獨特的「新雜技劇場」。有份「參演」的機器,是一部用於上世紀70年代的工業機械人,這位早已下崗的「勞工」,幸有奧雷里恩的幫助,除免於被當廢鐵般回收外,更成功轉型,跳出製造業,進軍表演行列。在節目中,兩位表演者,包括劇團創辦人之一的奧利華•艾倫達,以及奧利華•博爾將與這部機械人在台上相遇,合演一部恍如差利•卓別靈式默劇《摩登時代》現代版般的幽默奇想劇場。

人與機器角力

在漆黑一片的舞台上,除了那台奇形怪狀的機器外,就只有兩位身穿黑色西褲白色裇衫的表演者,令偌大的舞台顯得分外冷清,詭異氣氛倍添。當射燈聚焦在舞台中央的機器與演員身上,人與機器時而合而為一,時而分開共舞,光與影的奇妙效果帶來別樹一格的戲劇感。縱使節目中沒有一句對白,但演員與機器的搏鬥場面別開生面,觀眾對於這場關於人與機器角力的故事情節總能心領神會。至於最終會是人力戰勝機器,還是機器主宰世界?若閣下已想到答案的話,不妨思考一下在資訊科技繼續高速發展下,我們的將來會是怎樣。

《機器人幻想曲》演出詳情

日期:2月24至26日時間:晚上8時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票價:$160、$220、$280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知恥近乎勇 香港舞蹈學會成立


原刊香港:《成報》2012年2月19日 C5

香港的跳舞歲月,雖然開始於上世紀的30年代,但是說到正統的舞蹈組織,則要算是香港舞蹈學會了。香港舞蹈學會成立於1976年7月9日,是當年唯一被國際舞蹈協會承認的香港跳舞團體。當年擁有會員幾百人,聲勢浩大。

該會根據國際舞蹈協會條例負責安排會員參加國際舞蹈協會認可的各國教師協會來港主持的專業及業餘考試,及一切有關國際舞蹈事項。

怎樣成立起來?

這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香港舞蹈學會,是怎樣成立起來的?

這要回溯到1963年,當年澳洲舞蹈協會經港訪問,並且在香港中環的月宮夜總會與倉卒組成的香港跳舞代表舉行了一場友誼比賽。不用說,客軍大獲全勝,囊括了冠、亞、季、殿軍,香港飽嘗大敗之辱。經此一役,當年的主持者梁沛文與余國華有感於香港的跳舞水準,與世界各國相距甚遠,於是發起組織一個學會,發揚並提倡香港標準社交舞的地位。經過一番奔走,並得黃天榮律師的大力義助,香港舞蹈學會便於1976年成立,1978年5月,並被國際舞蹈協會批准成為會員。

跳舞圈子精英分子

曾任該會會長包括梁沛文、陳峯、主席何世豪等,擁有的成員,包括舞蹈名家吳清波、陳步禮、張為、張夏薇、余耀榮、梁國儀、許煜森、黃泳滔、劉琪穎、徐詠香、羅君帆、莫佩珊、周道壽、黃炳坤、葉榮清、梁錦賢等,盡是70及80年代全港跳舞圈子裏的精英分子。1979年8月,香港舞蹈學會曾與全港社區服務中心主辦了一個全港福利中心會員社交舞大賽,共分華爾滋、探戈、冧巴、牛仔、查查、狐步六大項,參加者甚為踴躍,盛況空前。

以後幾年,該會經常舉辦大型舞蹈比賽,尤以1981年2月16日主辦第一屆全港舞蹈比賽及1983年12月4日舉辦的七周年會慶餐舞會及香港、台灣埠際職業/業餘舞蹈比賽最為哄動。

第一屆全港比賽

第一屆全港舞蹈比賽在現已拆卸的中環希爾頓酒店宴會廳舉行,數十名男女好手,分別角逐四項標準舞、四項拉丁舞及各個單項比賽。

當年成績如下:

四項標準舞:冠軍劉兆賢、劉琪穎;亞軍許煜森、梁月亮;季軍黃泳滔、黃志虹。四項拉丁舞:冠軍黃泳滔、黃志虹;亞軍胡敏生、尤月興;季軍潘潤明、陸健卿。港台埠際賽

港台埠際賽及七周年會慶餐舞會在尖沙咀假日酒店麗晶殿上演,台灣隊以134分力壓香港的120分,取得冠軍。

比賽分隊際及個人兩大項,包括標準舞四項及拉丁舞四項。個人比賽結果,標準舞冠軍林照南、宋春鳳(台)、亞軍周永良、羅敏儀(港)、季軍許煜森、陳雪娟(港)。

拉丁舞冠軍霍紹裘、何永寧、亞軍郭偉雄、馮瑞容、季軍黃建榮、郭蓮(全部是香港賽手、台灣隊未有派員上陣)。

以後幾年,香港舞蹈學會每年都有和政府康文署合辦舞蹈比賽,直至後期,跳舞圈各派崛起,四分五裂,才出現了後來的群雄割據局面。撰文:逍遙客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華人舞蹈新生力量向前進

原刊中國:《新快報》2012年2月14日 B14


■ 新快報記者 陳煜堃

繼去年成功舉辦首屆後,第二屆“中國舞蹈向前看”將于本月24、25日再度亮相香港,來自大陸、台灣和香港三地的35位新生代舞蹈精英帶來了12個展演作品。作為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活動策劃人、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藝術總監曹誠淵表示:“所謂的‘向前看’,看的便是那些還未大有名氣的舞者,利用每一個人都有的肢體和簡單的服裝道具,傾訴自己的所思所感,真實地呈現年輕人面貌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現代舞團小劇場在2月19日率先迎來了中國大陸7個演出團隊的預演,屆時廣州觀衆將有幸搶鮮欣賞到《飄然何處》、《無命體》、《界》等現代舞短節目。

打造華人青年舞蹈家平台

由香港政府康樂文化事務署、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舞蹈向前看”,繼續秉承通過觀摩交流展示今天中國年輕舞蹈家們特立獨行的創作風貌的目的,邀請了台北、香港、北京、廣州、上海、南京、鄭州、西安、常德等九個城市的35位舞者參展。

“今天中國的舞蹈創作已經有了很大成就。一些專業舞團不但在本土獲得觀衆認同,並常常被邀請參與世界重要的藝術節,更有許多自由身的舞蹈家通過演出、創作和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在國際舞壇上享有盛名。”曹誠淵表示,“中國舞蹈向前看”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是華人青年舞蹈家的平台打造,“這裡展演的不是那些已經成了名的舞團和舞蹈家的作品,而是還在奮鬥、即將脫穎而出的中國年輕舞者的最新創作。我覺得,這些節目可能才是最樸素,也是最真實呈現今天中國年輕面貌的作品。”

三地展演作品各有風骨

曹誠淵介紹說,今年公開征集申請節目數要比第一屆多出一倍,參展舞者既有來自三地頂尖舞蹈學院,亦有大江南北的獨立舞蹈工作者,參展作品傾訴了編者的所思所感,真實呈現了年輕人面貌,各有風骨。

台灣———

“來自台灣的三個作品分別展現當代台灣年輕舞者對身體成熟的自信,和對形式掌控的能力。”

林素蓮的《開始》把動作分解得淋漓瑣碎,兩位舞者以驚人的默契綴拾起鋪滿路上的舞姿和感情,兩臻圓滿;而陳曄瑩的《幽幽·浮根》和張堅豪的《下一個身體》都是以舞蹈檢查自身,前者看似柔弱卻充滿奇異的堅韌質感,後者則強悍得像一匹困在囚籠里不屈的狼。



香港———

“香港的兩個參展作品,則以多元化現代舞混搭街舞、芭蕾、錄像視頻和戲劇動作風格出現,這種‘無厘頭’往往給人天馬行空的感動。”

趙浩然的《結界達人》以喧囂的群舞展示一幅末世年輕人的景象,傲然、灑脫卻隱含著一絲絲對世情的茫然;曹德寶的《我自己和我自己》卻是夫子自道,癲狂的背後,是否仍然年輕的他,便已經看透人生?



大陸———

“來自大陸的七部舞蹈作品,與港台的創作相比,在整體上明顯偏重于舞蹈本身的戲劇和邏輯性。”

當中,上海的葉柔柔、吳妃、宗涔洋合力編演的《飄然何處》,形式和戲劇感是出奇地矛盾又統一;廣州的陳品嘉則在雙人舞《界》中,以戲曲舞蹈和機械街舞的碰撞尤為耐人尋味;而北京的趙航和汪圓清的《無命體》更是本次展演中一段最具實驗性的雙人舞,令人期待。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雄赳赳」演繹惹笑芭蕾

原刊香港:《大公報》2012年2月13日 B7


【本報訊】屢獲獎項的國際級表演組合「雄赳赳蒙地卡羅芭蕾舞團」(Les Ballets Trockadero de Monte Carlo),繼二○○四年於香港演出後,將再度來港,於今年五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公演七場。

鬚眉巾幗集一身

全男班舞團共十四名舞者,將合力演出古典芭蕾舞劇選段。舞者既是鬚眉亦是巾幗,同時演繹男角及女角,集剛勁與柔美於一身,其閃亮耀目、熱鬧歡笑的效果,贏得各界讚賞,遍及全球的粉絲群親切地直稱他們為「雄赳赳」(The Trocks)。這場芭蕾舞巧妙地將詼諧的喜劇元素融入精湛的古典芭蕾舞步當中,莊諧並重,是一齣生動惹笑、極具娛樂性的古典舞蹈表演。團隊同時藉此趣味盎然的表演,以高超的芭蕾舞造詣與藝術性,表達他們對芭蕾舞由衷的熱愛。

以紐約為基地的「雄赳赳」過去逾三十年以來足跡遍及全球三十多個國家,超過五百個城市。舞團曾二十七次到日本演出,七次於澳洲及新西蘭演出,還有六十六次歐洲演出,包括二十次於英國表演。舞團一直秉持他們最初的理念,將舞蹈所傳達的歡樂喜悅帶給觀眾。舞團今次將帶來五個劇目,包括:《天鵝湖》(第二幕),《雷孟德達的婚禮》,《勒格蘭德四人舞》等。

《天鵝湖》是「雄赳赳」的經典劇目,節錄自舉世知名的芭蕾作品,帶領觀眾進入一個魔幻的天鵝王國,醉倒於柴可夫斯基動人美妙的音樂之中。故事講述美麗的公主Odette 被巫師以法術變成天鵝,大家有機會看到公主漂亮羽毛下不經意露出的胸毛、王子Siegfried 全神貫注於自己的金黃色假髮和其他天鵝之間互相排擠等一連串惹笑情節,不過最牽動人心的還是其精準熟練、造詣高超的舞蹈。

「雄赳赳」滑稽嬉鬧

《雷孟德達的婚禮》原為十九世紀芭蕾舞作品,本身共有三個劇目、十五個場景,頗為長篇累贅。「雄赳赳」將其複雜的情節和結構簡化,大幅削減了原本的細節,直接進入大團圓結局,以伴娘團、武士及神秘白衣女士點綴作結。最後全劇演員上台,以一幕狂野的匈牙利式婚禮,向觀眾展示劇目利落明快的編排、舞蹈與喜劇效果。

《勒格蘭德四人舞》原創於一八四○年,為當年四位傑出芭蕾女舞者度身訂做、盡展風姿的作品,這個動人但又帶點糊塗戲味的劇作,讓「雄赳赳」得以將搞笑幽默的元素混入浪漫芭蕾舞的傳統男女角色之中,如利用角色錯配和諷刺手法模仿女主角,舞蹈員各施所長以爭出位的表現,包括誇張地轉動眼珠、惹笑的步法,務求把觀眾注意力引向自己等滑稽演繹,以營造出嬉鬧效果。

「雄赳赳」舞團於一九七四年由一群熱愛芭蕾舞的成員創立,目的是以開心活潑的形式重新演繹經典芭蕾舞劇。「雄赳赳」當年於百老匯首演,其創新的表演手法迅速吸引了各大媒體的目光,《紐約客》、《紐約時報》及《鄉村之音》等均紛紛撰文評論,奠定了舞團的藝術性及廣受大眾歡迎的地位。

門票於快達票網、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演藝學院、亞洲國際博覽館、藝穗會、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演藝學院及通利琴行發售。

查詢可瀏覽www.lunchbox-productions.com

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年輕舞者三棟屋翩翩起舞


原刊香港:《 大公報 》2012年2月11日 B10

【本報訊】記者李夢報道:在英國舞團工作兩年的譚渼樺甫一回港,便被不加鎖舞踊館藝術總監王榮祿「拉」來,和他們的駐團編舞曹德寶和林薇薇合作《3D 動屋》。

這齣現代舞作品演出的地方不是大劇院也非小劇場,而是荃灣有百多年歷史的三棟屋。三人此前只是聽聞,卻從未親眼見過那個「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古舊大宅。幸好,另一位編舞徐奕婕就在附近長大,日日面對周遭人事流遷,成了三人再方便不過的顧問。

古宅演繹現代舞

於是,四個在不同文化環境中長大的年輕人湊在一起,圍繞一座頗有些年份的舊宅,編起故事來。故事的主題,有的關乎歷史與當下的碰撞,有的含了渴望,有的則想借亢奮激越的鼓點講講現代人的匆忙。

徐奕婕的故事裡有個極鮮明的意象:牆。這牆,在她看來,既是實體,也是抽象的存在。徐奕婕在香港長大,演藝學院畢業後去到北京某舞團工作,眼見在香港和北京生活的人們緊張,奔波,只顧眼前,忘記留心左右風景。她雖在三棟屋附近長大,卻從未嘗試了解這屋和屋裡曾經的人。「你知道嗎,站在這裡曾經可以望得見海。」

曾經,大家庭的人住在幾進幾出的院落裡,親密,少有戒心或防備。後來,人和人中間有了「牆」,你我都想躲在牆後保護自己。距離有了,美和親密少了。

譚渼樺故事的主角,是線。她從白牆黑瓦的三棟屋想到年華老去的女人,又想到女人手裡的繡花線。這線,將故事中老人與年輕人兩個角色重新聯繫,幫年輕一輩透過探訪舊事,拾回藏在歷史皺紋間的零碎故事。

牽出牛郎織女情

沿着聯絡過往與當下的線一路走,譚渼樺又想找些舊時愛情的「紅線」,牽出牛郎織女的愛情,牽出花前月下的噥噥情話。這線,更多是想像中的,需要舞者透過肢體語言暗示,也需要觀眾配合想像互動。

林薇薇想講的,亦是一個女子倚窗嘆的故事。馬來西亞長大的薇薇,從未聽過三棟屋這樣一個古舊的存在。為了編排這段舞,她沿着院落中落滿樹蔭的小巷一路走一路想,想當年孤獨的女子,在空蕩蕩的天井,目光望到盡,也望不見外面的世界。「生活裡有很多事超出你的控制範疇。」林薇薇說, 「有很多無奈」。

牆內女子,即使有一天邁出那道門,真正身處她想望已久的世界時,又會有新的無奈糾葛需要理清。林薇薇當年聽了朋友勸,要「出來見見外面的世界」,隻身來港。沒想到,等待她的,是遠遠一個夢想和近在眼前的諸多煩擾。還好,她一直堅持,因為「還有很多東西沒玩」。

在四位年輕編舞中,曹德寶是唯一的男舞者。他想玩的,不是柔軟惆悵的,而是剛性的,節奏感鮮明,生猛活潑。他為自己設計的數分鐘獨舞中,包含了很多新鮮奇異的元素:客家情歌,天井和巴西街舞。他說他會盡量利用不同空間的特質,帶觀眾由一條路走到尾,順便看看兩邊的風景。

因沒有舞台不設座位,觀眾可在場內自在走動,並與舞者互動。譚渼樺特意提醒觀眾最好着輕便休閒裝, 「不要穿五寸高跟鞋啦。」

不加鎖舞踊館的《3D 動屋》,將於本月十五至十八日在荃灣三棟屋博物館演出。演後設藝人談,查詢可電二二六八七三二三。

藝術家與行政人員合作而非對立 文化界領袖分享互信經驗


原刊香港:《大公報》2012年2月11日 B11

【本報訊】記者洪捷報道:當你正在考慮是否信任一個人之時,對方也可能正在考慮同一問題,信任是一種感覺,亦是一種學問。藝術家與行政人員建立互信,彼此便是合作夥伴,而非對立,昨日在香港藝術中心影院舉行的「文化領袖論壇─創建互信」,邀請文化界領袖分享經驗,暢談互信基礎。


建設西九需要互信

香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蔡寬量致辭時問道: 「我有值得相信的臉孔嗎?」令剛進場的觀眾在他的幽默提問中發出醒神的微笑。他認為領袖不是一個職位、名片、職銜,而是你的選擇。有了信任,就算很高榮譽與地位,也會真誠待人;遇上令人恐懼的情緒化指揮家,也能相信其音樂上的高度水平而作出適當協調;當面對官僚政治,也會避免變成不夠油的機器,有限的運行只能獲得很少成果。有了信任,文化機構的觀眾、贊助者也會相信其價值。

英國著名的「Clore 領袖培訓計劃」主席John Tusa,在論壇上引述了中國哲人老子的說話「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 名言「It isbetter to suffer wrong than to do it,and happier to be sometimes cheatedthan not to trust」(受害好過做錯事,有時被騙比不相信更開心些),去講出信任的好處。他認為在急速轉變的世局中,新的國際及地緣關係裡,經濟中心的移動過程,又或者正在建設的西九文化區,都很需要人們的互信,去達到良好的成果。他覺得值得信任、具責任感與願意相信都是很重要的成功元素,許多機構的失敗都因行政總裁與員工互不信任,造成災難性結果。

信任與否公眾評價

John Tusa 在論壇上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連納智(MichaelLynch)對話,連納智對官僚系統並不恐懼,原來,他的父親就是任職官場,與官員們溝通對他而言不是問題。他發覺在香港,人們有理想,但挑戰在於要清楚了解到將(西九)董事會、政府、藝團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溝通合作網絡,他便能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工作就會較易進行。「過去我在澳洲也見過一些撥出藝術資源的部門,花很長時間去研究將錢撥給誰。但我採取的方法是,藝團給我一個三年計劃,我把資金撥給對方,就讓他們自行去發展,然後給公眾去評價是否值得信任。我不會說,你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的限制對方。」

連納智又認為,藝團與藝團之間,不要太在乎彼此的競爭,有時同行之間可成為好朋友,大家不要只想着你與我,而是共同可為香港的文化藝術,或者這個社會做些什麼,與競爭者一起向國際更廣闊的空間發展。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文化) 廖昭薰與獨立編舞家兼舞蹈家Fearghus O'Conchuir 對談,分享她作為文化官員的經歷。廖昭薰表示,政府文化人員主要是負責撥款,為藝術家提供機會、資源與服務,互信是與藝術家合作的基礎,但行政人員則要控制資金運作的平衡,令資源使用得更有效。她認為藝術行政人員對藝術亦要有一定認識,並且為了讓藝術家實踐創作,有時也要敢於冒險。

資源分配質量決定

Fearghus O'Conchuir 問,政府官員是怎樣決定分配資源的?廖昭薰笑言,如果以官方的口脗來答: 「那就是要公平公開透明,但事實上,未必有百分之一百的公平與公開,藝術不一定是做到公平的,因為總有主觀的成分。最重要的,還是以質量來決定。」

廖昭薰又回憶了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負責香港國際電影節工作的經驗,當時放映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等的電影是一項冒險,但她經過多番努力,終於讓這些電影放映,並且獲得電影節同事的信任。

資深劇場導演鄧樹榮與紐卡素Northern Stage 行政總裁EricaWhyman 對話,由藝術家的角度去看信任。鄧樹榮認為,劇場工作者要讓藝術行政人員或觀眾理解其創作理念很不容易,因為他的有些作品是極簡形式,有些人以為是默劇,舞台上很黑暗,沒什麼東西看。「有時我會跟他們說,《憨豆先生》也是沒有對白。」鄧樹榮覺得好多人沒有問為何他要製作這些作品,藝術家對社會責任的表現,最好就是通過作品,把藝術家的智慧與觀眾分享。鄧樹榮認為對自己的目標與視野非常清晰,才能令合作的人繼續支持,去實踐自己的追求。

昨日的講者還包括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 「Clore 領袖培訓計劃」總監Sue Hoyle, 文化企業家John Newbigin, 顧問公司IdeasUnlimited 董事Dick Robertson,香港當代文化中心創辦人及總監黃英琦。上述論壇由英國文化協會與香港大學「文化領航學程」合辦。

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伍家嶸:漢堡芭蕾舞團 揭開香港藝術節序幕

原刊香港:《信報》(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012年2月9日 C5

今年的香港藝術節打破慣例,以芭蕾舞替代音樂節目作為揭幕演出,讓香港舞迷第一時間欣賞到久違了的漢堡芭蕾舞團的舞姿。這是該飲譽國際的德國舞團第三度參與香港藝術節,而他們帶來駐團編舞家紐邁亞的一套抽象作品和一套故事舞劇。紐邁亞領導漢堡芭蕾舞團近四十年,而今年正是他七十大壽。

蕾揭幕作品《馬勒第三交響曲》是紐邁亞1975年的作品,以黑色為主要背景。

全劇共六節,但一小時四十五分鐘的演出時間卻有點兒過長。第一節便佔了三十分鐘,是最長的一節。作品以男舞蹈員為主,充滿雄性激情和力量,風格有點近乎Be jart。作為中央人物的男獨舞員Riabko全劇都在台上。他的舞蹈優雅而富有詩意。

第二男舞蹈員Revazov則身材高挑,較為體育型,像是男主角的年輕活力版。

抽象芭蕾動感演繹

紐邁亞的抽象芭蕾演繹不能跟巴蘭欽同日而語。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在去年藝術節的演出,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在這作品中,紐邁亞的快步舞較慢舞出色。在節拍輕快的《秋日》,三人舞和四人舞都充滿動感。成熟的一對跟他們的年輕版形成有趣的對照。篇幅較短的《天使》亦輕盈活潑,而Azzoni 的演出更是神采飛揚。

相較之下,《午夜》一節中三人舞的氣氛便沉鬱得多,而《夏日》的節奏緩慢,兩對雙人舞和女班群舞的編舞更顯蒼白無力。紐邁亞的雙人舞編舞總有點搔不着癢處的感覺,因而難引起共鳴。他最好的雙人舞要算是最後一節,由首席舞蹈員 R iabko 和Azzoni所跳的一段。最後的舞台造型架構亦回復了第一節的熱烈氣氛。舞團全場表現出色。要是這作品能多演出一場,由不同的舞蹈員演出,可能會另有驚喜。.

《街車》充滿感情張力

舞團的第二個節目是據田納西威廉斯作品改編的《慾望號街車》,而編舞更能緊緊牽動觀眾心靈。這1983年作品原為史圖加芭蕾團舞星 Haydee度身訂造,亦突顯了紐邁亞以編舞說故事的才能。他的編舞不僅充滿感情張力,更注滿戲味,而每段雙人舞都細膩地說出人物的感情變化和內心掙扎。 作品上半部以精神病院為背景,而故事以女主角白蘭芝回想她那晴天霹靂婚宴開始──她發現新婚丈夫原來有個男愛人。她丈夫羞愧自殺,而這打擊亦毀了她一生。她丈夫的愛人是席上嘉賓,婚宴氣氛之不自然簡直撲面而來。白蘭芝跟丈夫的雙人舞,和她丈夫跟愛人的雙人舞,將三人的緊張關係表露無遺。她丈夫自殺一幕令人喘不過氣。布景和白色的服飾都很悅目漂亮。

劇力萬鈞扣人心弦

第二幕的背景換了紐奧爾良。白蘭芝到那裏投靠她妹妹,不幸遇上了妹夫史丹尼。開幕時是她妹妹跟這粗豪男子的纏綿雙人舞。拳擊和嘉年華的場面喧嘩熱鬧。

史丹尼的好友米治愛上了白蘭芝,而他倆的雙人舞開始時充滿柔情蜜意,然而白蘭芝丈夫之死給她的困擾揮之不去。故事發展到最後,史丹尼強姦了白蘭芝。這場高潮戲寫實暴力,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白蘭芝後來給送到精神病院,而飾演醫生的舞蹈員正是第一幕她的丈夫,氣氛更形詭異。這是劇力萬鈞之作,由頭到尾扣人心弦。

第一組舞蹈員真是舞懈可擊。Azzoni舞姿優美無匹,盡顯白蘭芝的感情變化。Jung 則展現了史丹尼的粗獷,舞蹈和演出都充滿雄性魅力。第二組同樣入情入戲。Bouchet 的白蘭芝更多了一份楚楚可憐。

《慾望號街車》絕對是傑作,藝術節為舞迷選了這麼出色之作,值得一讚。舞團對上一次訪港是2003 年,當時他們帶來了三個舞目。要是他們今次帶多一個紐邁亞較新作品,如大獲好評的《威尼斯之死》,那就更錦上添花。

撰文:伍家嶸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三角志Deltazhi》訪問:透過舞蹈來說話 - 汪圓清



原刊香港:《 三角志Deltazhi 》2012年2月8日 B10 

「舞蹈是一種溝通的方式、一個容器。」北京年輕編舞兼平面設計師汪圓清,將舞蹈視作自己另一把聲音,透過自由的當代舞,去表達內在的想法與感受。他與另一位北京編舞趙航共同創作的《無命體》,便是一個讓舞者與觀眾互相對話的作品。二人更憑此入選今年城市當代舞蹈團的「中國舞蹈向前看2012」,被曹誠淵被評為整個節目中「最具實驗性的作品」,展現青春既大膽又無可阻擋的力量。

《中國舞蹈向前看2012》
汪:汪圓清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當代舞?
汪:2005年的時候第一次接觸當代舞。

它最吸引你的地方在於?
汪:它給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認知舞蹈,或許吸引我的正是因為它與「既有的舞蹈風格體系」的對立,在我看來這種對立看似是引發了矛盾和問題,但事實上是消解了彼此的界限,當代舞不是一種既定的風格,而是一種觀念的存在。

你在甚麼時候開始決定要成為一個舞者? 
汪:我從未決定要成為一名舞者,我更願意作一個圈外人。會跳舞之於我就好比掌握一門語言,我把它作為與人溝通的一種方式。

在內地,當代舞還是處於一個比較新的位置,你覺得這樣的情況對年輕的舞者來說,好處還是壞處比較多? 
汪: 誠如上面我所提到的,當代舞是一種觀念,這種包容、開放的新觀念更容易得到年輕人的認同,他們既是這種新觀念的傳播者又是受益者,這種雙向滲透勢必會消解許多的界限,開放更多的領域。

可否先介紹一下你和趙航這次在城市當代舞蹈團「中國舞蹈向前看」演出的作品《無命體》? 
汪:《無命體》是一個與其說是我們兩個演出的作品,倒不如說是我們和觀眾一同完成的作品;我們的初衷是搭建一個對話的「容器」—— 一個能夠同時容納我們和觀眾這兩方不同「聲音」的「容器」,作品演出的過程是一個雙方在不斷對話、學習、適應、磨合的過程,觀眾在期待我們的作品的同時,我們也在期待觀眾能夠向我們傳達什麼樣不同的信息,雙方就是在一個互相期待的過程中合作完成這個作品的,到時候在現場就能夠切實體會現在我所說的這些了。

通常你從哪兒得到創作的靈感? 
汪:我不是在開玩笑,而是很認真的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靈感來自於上帝的給予,我們所謂的靈感不過是去揭示早已存在於這個宇宙之中的「道」。

從事創作以來,遇過最大的瓶頸是什麼? 
汪:我認為創作的瓶頸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麼,要表達什麼。

你另一方面也是一個平面設計師,為什麼會這樣「雙線」發展呢? 
汪:設計和藝術有著很多微妙的聯繫,相似又不儘然相同;我認為設計給了我很多的思考和自省的空間,又同時因為這思考和自省而愛上了設計,還是一種雙向滲透。

你覺得從兩方面得到怎樣不同的滿足感? 
汪:我覺得這兩者之於我是一種互補的關係,這種互補主要是基於時空的概念之上的,舞蹈對於我而言有一種瞬時性的、稍縱即逝的美感,這種美有時候讓我很矛盾,因為它太難以保存,太難以把握;設計對於我來說有一種相對長久、能夠在時間與空間裡慢慢發酵的美,所以我同樣癡迷於攝影,因為它能讓我心目中稍縱即逝的美好長久的保存下來,設計和攝影可能在某些方面都滿足了我的佔有欲吧!

你有沒有偶像或是很欣賞的編舞家? 
汪:很多,比方說日本的平面設計師原研哉先生,他的著作和思想對我的影響尤為深刻;舞評家歐建平先生的著作第一次將當代舞的觀念紮根於我的心裡;法國的紀實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他的「決定性瞬間」的攝影哲學同樣對我有著很深的影響。
至於編舞家,通常我更傾向於表達我欣賞的某人的某個作品而非某個特定的編舞家。
比如我很喜歡以色列編舞家Ohad Naharin的”Minus 16”(負16)、德國Pina Bausch 的《 Kontakthof》(交際場)、英國 Akram Khan的《Zero Degrees》(零度) 等等......太多了,哈哈!!

汪圓清小檔案

自由舞蹈編導、平面設計師。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現代舞編導專業。作品多次在北京現代舞周及廣州現代舞周發表,曾與多位國內外知名舞者及編導進行跨界合作,亦為網站Dance Focus的創辦作。






24* & 25.2.2012 8pm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設演後座談會
票價:$200, $140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
門票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網上及信用卡電話購票熱線發售 
票務查詢:            (852) 2734 9009      
節目查詢:            (852) 2268 7323      (LCSD)
www.lcsd.gov.hk/cp
            (852) 2328 9205       (CCDC)www.ccdc.com.hk
信用卡電話購票:             (852) 2111 5999      
網上訂票: www.urbtix.hk



- - - - - - - - - - - - - - - - - -
《三角志Deltazhi》
文:汪圓清、阿角
整理:阿角
攝影:林小怡
圖片提供:城市當代舞蹈團

舞劇手塚 以漫畫入舞


原刊香港:《 香港商報 》2012年2月8日 B17

原來不止香港人崇日,遠在歐洲的知名舞蹈家希迪•拉比•徹卡奧維也受到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的作品啟發,創作了即將在香港上演的舞蹈劇場《手塚》。這位鬼才編舞以漫畫入舞,除舞者外更找來演員、樂師與書法家合作,炮製這套詮釋手塚治虫漫畫哲學的多媒體作品,無論是崇日者還是舞蹈迷都不容錯過。文:Carick

由希迪•拉比•徹卡奧維編舞、糅合了舞蹈、錄像與太鼓的多媒體舞劇《手塚》,將於2月17至19日假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3場,亦是這套舞劇的亞洲首演。

鬼才編舞

《手塚》是鬼才編舞希迪•拉比•徹卡奧維受手塚治虫作品啟發而創作的舞劇,雖然節目名以「手塚」為名,亦不能否認手塚治虫的名氣遠比徹卡奧維大得多,但無疑這個作品的焦點還是落在徹卡奧維身上。「70後」的徹卡奧維擁有歐洲及北非血統,精通各種舞技,最為人樂道的是他的每部作品都能表現出其靈感不絕及不甘停留在某一階段而不斷求變的野心,使他未滿30歲已成為歐美舞壇最受注目的編舞家之一,並奪得多個國際編舞大獎。

作品發人深省

徹卡奧維的多才多藝,與他擁有非洲血統卻成長於西歐國家的文化衝擊有關。他兒時愛繪畫,其後又曾習芭蕾舞,更曾涉獵街舞及霹靂舞等;當他入讀舞蹈學校時,又經常參與Hip-Hop和爵士舞的表演,使他集合了各種舞技於一身。及後他加入比利時LesBalletsC.delaB芭蕾舞團,成為舞團的骨幹舞者及編舞,使他的演出及編舞備受外界關注。2003年,只有26歲的徹卡奧維憑着發人深省、以美國「911」為主題的作品《信逝》而一舞成名,2008年起更成為著名的現代舞蹈劇場Sadler'sWells的駐場藝術家。徹卡奧維曾和眾多知名舞團和舞者合作,如蒙地卡羅芭蕾舞團、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瑞典加爾堡芭蕾舞團、舞者艾•甘漢、佛蘭明高舞蹈家瑪莉亞•柏希斯,甚至是少林僧侶等。他試圖通過藝術探討不同國度、種族及文化的差異,善用不同的元素,創作出震撼觀眾耳目的舞劇。

反思人性

更有趣的是,徹卡奧維亦身兼比利時安特衛普一間劇院的駐院藝術家,這也許可以解釋何以他總是靈感不絕地創作出各種題材新穎的舞劇,包括即將在香港上演的《手塚》。徹卡奧維以日本漫畫教父手塚治虫兩部創作於上世紀70年代、均曾在美國奪獎的經典作品《小飛俠》與《釋迦》(又稱《佛陀》)中汲取靈感,並與多位不同國籍的舞者、演員、樂師及書法家合作,打造了探索手塚治虫天馬行空漫畫世界的全新舞劇《手塚》。徹卡奧維借助作曲家NitinSawhney的音樂,配合日本太鼓的震撼樂聲及笛子的輕巧妙韻,加上手塚漫畫作品與書法錄像的交替,以動感無限的舞蹈帶出這位漫畫家寓意深遠且別具哲理的作品精髓,教人反思人性與種種理想價值觀。

徹卡奧維以舞蹈探討種族及文化差異,別具意義。(HugoGlendinning攝)

關於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1928年至1989年)是日本史上最出色的漫畫家,在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創作過逾700部漫畫,題材包羅萬有,如科幻、醫學、歷史、宗教、音樂及哲學等,代表作有《小飛俠》、《佛陀》、《怪醫秦博士》及《三眼小子》等。其作品多傳遞環保、世界和平、人性光輝等正面信息,講求生命存在價值的崇高理想。

手塚治虫除了畫功了得及漫畫情節充滿想像力外,他更是一位醫科畢業生,並擁有醫生執照,在作品《怪醫秦博士》中,便經常提及深奧且外行人甚少聽見的奇怪疾病,教讀者眼界大開。手塚棄醫從畫,是因為他希望借漫畫來醫治人的心靈,而事實上他亦做到了,皆因幾乎所有當代日本漫畫家也是受到他的啟蒙,他對日本年輕人更有着深遠且正面的影響,而世界各地不少青少年也是由手塚的漫畫陪伴成長。


《手塚》演出詳情

日期:2月17至18日時間:晚上7時30分日期:2月19日時間:下午2時30分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票價:$180、$250、$350、$420、$520 恕筆者孤陋寡聞,對於非洲國家馬里的認識,除了她們近日在非洲國家盃足球賽取得不俗成績外,其他關於這個有一半國土為沙漠的國家似乎一無所知。其實,馬里除了足球發展得不俗外,其民族音樂同樣能夠走進世界舞台,即將來港表演的馬里樂隊塔里溫便是最佳證明。文:熙圖:MariePlaneille

藝能發展資助計劃公布 18藝術團體獲資助

原刊香港:《 大公報 》2012年2月8日 B17

【本報訊】記者李夢報道:不加鎖舞踊館藝術總監王榮祿在昨日「藝能發展資助計劃」記者會上說,對於舞團近作《牆44》獲民政事務局資助,他感覺「又驚又喜」。

王榮祿「又驚又喜」

「喜」的是近年政府資助頻度增加,有助於本地中小藝團拓展觀眾群體並提升作品質素;讓他吃驚的,是獲選「二○一一年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十八個本地藝團中,單「不加鎖舞踊館」屬舞團。「政府的資助,或可令更多年輕有潛質的舞者參與本地舞蹈發展。」王榮祿說。

十八個藝團中,香港藝術中心、藝術空間和風車草劇團有限公司等九個團體獲「躍進資助」,即以配對形式獲得最高三百萬元、資助期最長兩年的贊助。其中表現優良者可申請第二期資助,資助期最長為三年,以四百五十萬元為最高資助額。而香港展能藝術會、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有限公司和「聲音掏腰包」等機構獲得的則是「項目計劃資助」,金額在一百萬至二百萬元之間。

「光影作坊」以「18×24 全城起動齊齊拍」活動成功申請到「項目計劃資助」,獲得一百五十萬元資助。藝術總監孫樹坤覺得,藝術保有活力並持續新鮮的關鍵在於參與。「光影作坊」得到民政事務局此次資助,得以將舉辦數年的「社區攝影」活動擴大至本港十八個地區。

孫樹坤說,在香港「玩」攝影的人不少,可真正將影像視作某種藝術表達的,實在有限。三年前, 「光影作坊」曾籌辦「觀塘二十四小時合拍行動」,邀得超過四百名攝影愛好者,以近一千張照片記錄觀塘居民的一日生活。事後,參與互動的婆婆公公或學生仔都說,從沒覺得那些最動人的景致,原來就在自己身邊。

飛躍演奏增聘員工

「光影作坊」現僅有兩名行政人員。孫樹坤說,今次政府資助亦能幫助他們聘請新員工,以應付未來十八個月的頻密活動。

同樣希望借政府資助僱用項目管理者的,還有飛躍演奏香港有限公司。該公司於二○○七年成立,至今已舉辦三屆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第四屆將於明年一月舉行,藝術總監繼續由小提琴家林昭亮擔任。創辦人Andrea Fessler 說,該音樂節一直由她和一位助理籌辦並協調。不過,音樂節觀眾和參演藝術家逐年增多,單靠她們二人的體力和精力已無法承擔。

Andrea Fessler 有意為下屆音樂節增聘四名員工。

另一成功申請「躍進資助計劃」的樂團為香港歌劇協會有限公司。成立八年、共排演十二部歌劇作品的香港歌劇院,每年組織夏令營等教育外展項目,冀拓展本港的歌劇受眾群體。香港歌劇院總經理黃敏說,本地樂於欣賞歌劇的觀眾本就有限,拓展受眾群更非一朝一夕可完成, 「可能要二十到三十年的時間」。

香港歌劇院藝術總監莫華倫和董事黃桂林都說,歌劇是昂貴的藝術。排演一部歌劇,從舞台設計到服裝道具,動輒要用去六、七百萬元。而香港歌劇院今年預備演出三部歌劇,包括香港首演的《趙氏孤兒》、將於「法國五月」期間上演的《卡門》和十月的《茶花女》,成本可想而知。莫華倫說,儘管開銷大儘管觀眾群有待培育,但香港需要歌劇,不然與其國際大都會的身份相違。香港不單要有歌劇,還要有高質量的作品。「製作不靚,沒人願意來看。」莫華倫說。

「二○一一年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結果公布記者會,昨日下午在文化中心四樓大堂舉行。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主席鍾瑞明和一眾獲資助團體代表出席。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馮顯峰:平行線上的舞蹈作育

原刊香港:《舞蹈手扎》(Dance Journal/HK) 十四輯,第一期 (Feb-Mar 2012)

Photo Credit: Chan Lap Yee Yvonne & Atta Wong


橫跨四個月的《舞在平行線》系列包括了康樂及文化事處主辦的三個舞蹈節目:《點.破》(11月)、《對話》(12月)、《流。白》(1月)。這系列的特別之處在於涉及兩代舞者的交流,前輩級的有邢亮、周佩韻及梁家權。這三人的名字在香港現代舞界近乎無人不曉,而伙拍他們的新晉舞者分別有去年獲頒香港舞蹈年獎的李思颺與王丹琦,剛從美國回港的梁秀妍及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的蔡穎。由於時間關係,筆者只觀賞了《點.破》及《對話》,而未能欣
賞《流。白》。故本文也只能談首兩個作品及其相關節目。

舞蹈中覓第三立場
《點.破》及《對話》在宣傳資料的命題(statement)也牽涉了到二元對立的概念上。前者問:「真實與虛幻之間是否真的相對?」;後者是:「在熟悉的影像裡素描陌生的自己。」

《點.破》台上有一重要的佈景:鏡。在其中一幕,男舞者李德照鏡時,鏡中本是他的影像,但射燈打到鏡後,有一黑衣人出現,繼而黑衣人走進了主演區,而李德則走到鏡後。轉眼間,虛幻成了真實,真實又成了虛幻。除了這幕,也有數段舞蹈是舞者對鏡而舞。這些時候,鏡子除了舞者自己外,還有觀眾。到底是觀眾在看舞者,還是舞者在看(鏡中的)觀眾呢?除了通過佈景,編舞上有不少控制與被控制的動作。然而甲控制乙,乙控制丙,丙再控制甲,推倒了那直線的主客關係,誰主誰客已分不清,就如舞中投映的「潘洛斯階梯」(Penrose stairs),上和下的對立不存在了。整個舞作,就如日本哲學家西田幾多郎所說的「絕對矛盾的自我同一」,找尋物我合一的第三立場。



《對話》並不像《點.破》由所有編舞合編一隻作品,而是梁秀妍編上半場的《細語》,周佩韻編下半場的《雅歌》。這兩隻短篇是同樣的簡約,舞台上沒有大鏡,沒有用作投映的佈景,只有人。在《細語》,梁利用了肉色舞衣象徵肌膚。我們自出生便有的肌膚,若沒去留意,竟然可以那麼的陌生。其中一段三人舞:劉康怡與黃靜婷輪流拉扯陳嘉靜身上的衣服。當衣服被拉扯,陳隨即覺察那陌生的「肌膚」,再立即對把「肌膚」按回其熟悉的位置。一拉一按,再拉再按,三位舞者即興般地舞,身體的捲摺,重心的轉移,乾淨無雜舞蹈動作,在這探索的過程中呈現了身體誠實的簡約之美。梁的《細語》每段也予人這視覺上純然之美,然而整體的推進則可以更有深度。

《雅歌》的起首舞者之間是陌生的分開,然而各人卻以卡農式各自舞出是同一組舞蹈動作,使陌生中見結連。在動的過後,是靜。台上只剩劉康怡一人作出圓潤的原點(on spot)扭動,一線光線從她後面幕的隙透出,視覺上一條縱線和一條橫線相交,又是一幅唯美的畫面。《雅歌》中,筆者最深刻的便是劉康怡與黃靜婷的一段雙人舞。二人緊貼著,舞出熟悉的動作。身貼身舞動所需要的默契,使二人之間舞出了動作的有機動態。隨之而然的舞者也不如起首般陌生,最後以緊貼的抬舉和重心轉移,舞者走進觀眾作結。熟悉就是這樣從陌生中孕育。

兩代身身相授
《舞在平行線》是兩代舞者的合作。除了合作,當然還有學習。兩個舞作中,李思颺在《點.破》的某些舞蹈由邢亮所編。芭蕾舞出身的李,身體根植了芭蕾舞直的痕跡,是精準細致的舞蹈;而邢亮的舞蹈揉合了太極的圓,加上邢高大的身體,他的動作是大且柔中帶勁。當李的細直遇上邢的大圓,相信對李動作語彙是一個突破性的擴充。縱然《點.破》中李的舞蹈還含著過往細、直的影子,但是筆者相信邢的大圓會如種子般,在李日後的編舞起著一點一點的影響。

最直接的觀眾教育
筆者最欣賞這次《舞在平行線》系列的,便是每個演出都安排了四節工作坊,讓市參加。在舞蹈推廣和教育上,這些工作坊是起著重要的作用。現代舞,甚至舞蹈也予人難懂的印象,而這種難懂的印象,便將市民停留於劇場外猶豫。通過工作坊,一方面可以消除了這種印象,另一方面讓市民的身體通過親身舞動,探索和了解這種獨特的語言及身體素質,讓觀眾在觀賞時更能與台上的舞蹈想像與結連。例如:在梁的工作坊中,有一個感受身邊人走動時牽動的氣流,再因這些氣流而動的練習。筆者在觀賞《細語》時,看到李家棋坐在台中,其他舞者在他身邊跑過,便立即想起工作坊的練習,了解到李的舞動與其他舞者的跑動,並非不相干的。鑑於這些工作坊的重要性,筆者希望康文處在推廣節目演出的同時,也著力開辦這類工作坊,並增加宣傳工作坊的力度。始終與地鐵站的一個宣傳燈箱相比,親身在工作坊的感受,更能增加筆者買票進入劇場的意欲。

《點.破》和《對話》並非特別叫座。筆者認為其關鏈原因乃舞作與其他舞作「撞期」。與《點.破》同一個週末上演的乃香港舞蹈團的《雙燕》,後者貴為香港三大旗艦舞團,又挾「世界文化藝術節──遊藝亞洲」和國畫大師吳冠中之名,前者的票房自然受到一定影響。至於《對話》那週末「撞期」的情況更為嚴重。那三天香港共有五個舞蹈節目,當中包括城市當代舞蹈團東邊舞蹈團多空間共生舞蹈團。又一個旗艦舞團,再加兩個中型舞團的演出,《對話》的入座率也受到影響。由此,可見香港舞蹈業界實在應該多作溝通,以減少「撞期」、「爭觀眾」的情況出現。

筆者在一本日本漫畫中曾讀過這話:「我和你是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但是平行線雖不會相交,卻永遠都在旁邊。」一代與一代的舞者在時間上好像是平行線,但卻永遠在旁,互相影響和作育。



馮顯峰

文潔華:身體奇觀

原刊香港:《信報》(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012年2月7日 C7

今年香港藝術節最難購票的節目之一,為源自新西蘭的《 藝裳奇幻世界》(World of WearableArt )。這個類近時裝表演但又超出時裝表演的舞台秀,以舞蹈及身體動作節奏,穿插歌唱及音樂等展示了多個不同背景的時裝設計師渾身解數的藝術衣裳。

「藝裳」不同於「霓裳」,作品衝破了商業元素的籓籬,鼓勵創作天馬行空,幾乎任何可以穿戴在身上的皆可大膽嘗試。詭異的穿着不只帶來美感,且超乎「霓裳」的感官愉悅,惹來讚嘆,觀眾嘖嘖稱奇。

例如兒童系列,表演者穿戴成一疊發霉書卷中冒出的書蟲以及「陰森的毛茸茸」,還有身夾三個漢堡包炸薯條自身為一片番茄的「下午茶派對」,或身體變為一束束鋼匙的「匙鐵人」,這些都令人想起電影《綠野仙蹤》。上世紀二十年代費茲朗的電影《大都會》,其中對機械的崇拜也變成藝裳中把鋼條圍排住身體成衣裙;繼而是二十一世紀的新歡《光影幻象》,一憧憧如鬼影般的幻彩在台上飄舞,當然是身穿螢光圖案的模特兒在漆黑的舞台上刻意經營;還有把身體變成「完美的針」包,上插一支支巨型衣針在跳動;身體穿成書法和海螺等等。四周的觀眾都發出讚嘆之聲,難怪《藝裳奇幻世界》在紐西蘭仍然熱熱鬧鬧地踏進第二十四個年頭。是次在港演出乃首次移師海外,展出歷年的精選。

嘖嘖稱奇的反應,皆指向身體的奇觀。文化研究早已為景觀(spectacle)定下欄目,並指出景觀文化的發生學與相對性發展。中國早期說奇觀,多指雄偉瑰麗而又罕見的自然景象,亦包括人間出奇少見的事情。「少見多怪」於漢代王充的《論衡》裏表露無遺,謂:「人之游也,必欲入都,都多奇觀也。」道盡了「鄉巴佬出城」。再者二千多年前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寫下其旅遊歷見的七大奇迹清單,見出了更鉅大的宏偉與壯美,而其中六項奇觀早已銷迹,包括奧林匹亞宙斯巨像、亞爾彌斯神廟、摩索拉斯陵墓、亞歷山大燈塔、巴比倫空中花園以及羅德港巨人雕像等,唯一保存完整的為埃及吉薩金字塔。

但奇觀的視覺對象已轉移到人體自身。身體的嘉年華追求達致朝拜麥加以及中國萬人移動的「春運」奇觀效果。這由踏入商場及巨型百貨公司的奇幻佈置氣氛,到媒體娛樂遊戲節目及頒獎禮中的豪華場面與宏樂的播放,都使身體作出了迎接奇觀的準備。主持人推波助瀾大叫大跳,高聳的髮飾以及寬大的衣裙,面具的奇詭以及肉身的延展,讓觀眾「體驗」着參與的刺激與興奮,遠離刻板平淡無奇的日常。一切從景觀開始,無人介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文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