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Great expectations

原刊台灣:《 英文台北時報》2009年12月4日 13

It has been three years since Legend Lin Dance Theatre (無垢舞蹈劇場) was last seen at the National Theater, performing an extract from Hymne aux Fleurs Qui Passent (花神祭春芽). It’s been four years since the company’s last full-length performance at the theater, in the 2006 revival of Mirrors de Vie (醮). And it has been eight long years since troupe founder and artistic director Lin Li-chen (林麗珍) has presented a new work.

So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the anticipation generated by the National CKS Cultural Center’s (Taiwan Performing Arts Center) announcement that Lin was creating a new work as part of its flagship production series, following up on last year’s Mackay — The Black Bearded Bible Man (黑鬚馬偕) and Robert Wilson’s Orlando this year.

Tickets for Lin’s new production, Song of Pensive Beholding (Chants de la Destinee, 觀), which will be staged from Dec. 18 to Dec. 20, have been going fast. The Saturday night performance sold out immediately, leading the company and the National Theater to add a fourth show, a matinee on Saturday. Sunday’s matinee is now sold out, as are the top seats for the Friday night and Saturday afternoon.

Why all the fuss? Quite simply because Lin’s works are like nothing else you will see in Taiwan — or anywhere else. Taiwan has a number of good dance and theater companies, several with strong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s, such as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雲門舞集), U-Theatre (優人神鼓) and Stan Lai’s (賴聲川) Performance Workshop (表演工作坊), that have developed almost cult-like followings. But Lin’s productions are in a class of their own. More than just dance, they engage all your senses and transport you into a very earthy, very primitive world.

Lin, a Keelung native, grew up going to Taoist temple ceremonies and Taiwanese festivals, and there are strong religious and mystical elements to her work. She says the theater is like a palace for paying tribute to the god of nature.

She is quiet, saying more through gestures and her eyes than words. Her choreography is similarly minimalist; it can take minutes for a dancer to move from point A to point B — or shift their center of gravity. But then there will be an explosive burst of energy, an explosion that is as much a relief to the audience it is for the dancers.

She says she prefers to say little about her work because she wants audiences to draw their own conclusions. Asked to sum up Song of Pensive Beholding, Lin said the theme was “to see the cruelty that comes from human beings’ desire, that through civi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have lost the most precious part of us. We dare not think of it, we can’t go back, we have to keep going forward, waiting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Once again, Lin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earth and mankind that she began with Mirrors de Vie. Song of Pensive Beholding is the final work in the trilogy. In it, she tells a story about a group of eagles, using the birds as a metaphor for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humans and nature.

Lin has worked with the same people, her “tribe,” almost from the beginning. In addition to her dancers and musicians, the beautiful costumes, with a strong Miao hill-tribe influence, were designed by Academy Award-winner Tim Yip (葉錦添), while the lighting was done by Cheng Kuo-yang (鄭國揚) and the sets and props by Chang Wang (張忘).

The five elements of life — fire, earth, water, air and metal — are represented in the costumes and the set, which will be, as usual, pretty sparse.

Wang said working with Lin is always a challenge but he is willing to drop whatever else he is doing when she calls. Once you have seen one of Lin’s works, it’s easy to understand why.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A dance of magical intensity

原刊台灣:《英文台北時報》2009年12月1日 13

The National Theater’s curtain came down on Friday night — seemingly slower than usual, as befitting a Legend Lin Dance Theatre (無垢舞蹈劇場) performance — and you could feel the audience collectively exhale the long breath they had been holding before bursting into frenzied applause.

Song of Pensive Beholding (Chants de la Destinee, 觀), which had its world premiere on Friday night, is the final part of the trilogy Lin Li-chen (林麗珍) began almost 15 years ago with Mirrors de Vie (醮). Like Mirrors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trilogy, Hymne aux Fleurs Qui Passent (花神祭春芽), Lin created a mystical, magical portal for Song that transports the audience, even as it creates strong links to our own world.

As the audience enters the theater, the stage curtain was up and a primitive altar — of polished driftwood and dried sheaves of corn or rice and water — was placed on the raised floor of the orchestra pit. Flickering candles lit the side wings of the stage.

The Song opens with childish giggles, as two little boys and a woman enter from one of the doors off to the side of the stage and walk to the altar for a ritual water blessing. As the boys scamper off, the two ceremonial drummers take their places on either side of the stage. With the sound of a gong, the altar is slowly lowered into the orchestra pit (all too audibly, unfortunately, it sounded like some gears need oil) and the performance commences.

In the beginning, most of the stage is dark, the only light coming from single spots up in the batons, making the stage look cavernous — think Notre Dame or any medieval cathedral.

Two women start to move slowly from either side of drapes in the back to the front of stage, walking half bent, holding two dried sheaves in front of them, lifting one foot, dragging the big toe along the floor until it is a footstep ahead, then placing the full foot down and lifting the other foot. More women enter, some, like the first representing the god of Crops, others the God of Water. Two men, clad in bodypaint, loincloths and painted faces, advance half-crouched, holding lit candles before them — they represent the God of Fire.

Then the figure of a woman — the White Bird — with a striking black cloth headdress, white bodypaint and a big black skirt with Hmong or Miao designs makes her first appearance.

A large part of the eight-part Song is taken up with these slow, meditative walks, criss-crossing the stage, first vertically and later horizontally, with the dancers moving so slowly that they often appear not to be moving at all. The dancers’ half-crouched or shoulders-hunched positions look painful — the secret I’m told, is the hips. Lin believes all the power should be centered in the hips, with everything else relaxed, even if, like White Bird, you do a slow backbend from a kneeling position, arms outstretched until the hands reach the floor and then slowly swivel the body.

The slow pace underscores the meditative core of Lin’s work. Time passes imperceptibly. Nothing happens and yet the world changes before our eyes.

The meditative feeling is enhanced by the score, with large segments of chanting taken from two albums: Dhyana Aman: Meditation of No Mind and Naked Spirits. The beautiful voice of Hsu Ching-wen ?E) comes in about halfway through the program, as the voice of the “Primordial Soul,” singing in a made-up language, accompanied by Wu Chung-hsien (吳宗憲) on the flute.

In the program notes, Lin said watching eagles over the harbor in her hometown of Keelung inspired her. She said Song tells the story of “a mysterious river, a mysterious eagle race and a mysterious realm where time and space did not yet exist. The two brothers that led the eagle race vowed to protect this stunningly beautiful land forever as it was. One day, however, the vows were broken and the land encountered Change.” The bird motif is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long cloisonne fingernail covers the main characters wear as well as the long pheasant feathers in the topknots of the two brothers, Yaki and Samo.

The change comes to the land when Yaki has an encounter, both sexual and metaphysical, with White Bird. This triggers an encounter between the two brothers. The clash, however, is internalized, all coiled muscles, as the two men face each other and make their stand, driving their long staffs along the floor with so much intensity you would think that long gouges would be left. They grimace, they groan, they shriek at each other — they just never actually touch. The younger brother is finally forced to withdraw, but it is the victor who appears vanquished. He collapses, crying as he gulps for air, before slowly rising and starting the long walk to the back of the stage.

As he moves back, the women/temple maidens reappear, crossing the stage horizontally this time, with the sheaves of grain and three long strips of cloth, and then the gods of fire appear. One by one, the entire cast makes their appearance on stage, half-turning to face the audience as the altar rises out of the pit and the curtain falls, cutting the audience off from the company’s otherworldly vision.

Lin’s production team — lighting by Cheng Fu-chang (鄭富長), staging by Cheng Wang (張忘), costumes by Tim Yip (葉錦添) — created a stunning production that seamlessly enhanced her unique vision without distracting from it. Let’s just hope it doesn’t take another nine years for the 59-year Lin to create a new full-length production.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緩、靜、沉、遠 回顧無垢林麗珍

原刊台灣:《中國時報》2009年11月17日 A9

以緩、靜、沉、遠為風格,無垢舞蹈劇場的創辦人林麗珍一路走來始終堅持她特殊的美學理念。今年十二月,林麗珍將推出醞釀九年的新作《觀》,完成她「天地人三部曲」的終曲並暫別舞台。與林麗珍緣牽卅餘年的紫藤文化協會,因而策畫「林麗珍無垢舞蹈劇場創作回顧展」,透過演出劇照、創作手稿、舞衣道具的展示,重啟大家對林麗珍與她的舞作的認識。

林麗珍自創無垢舞蹈劇場,自一九九五年起,以十五年的時間先後推出她的「天地人三部曲」:《醮》、《花神祭》與《觀》。《醮》與《花神祭》在法、德、西等地巡演後獲得成功與回響,林麗珍更被歐洲藝術文化電視台「ARTE」評選為「世界當代八大編舞家」之一,她也是第九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早在卅一年前,紫藤廬主人周渝在已逝音樂家陳建華的介紹下,認識了在華岡藝校教舞的林麗珍。回憶當年初見林麗珍替學生們所編創的舞蹈,周渝笑說:「只有一個感覺-很好看!」因此,在獲知林麗珍因缺乏經費資源,僅能讓作品以小規模呈現時,周渝挺身召集身邊熱愛藝術的友人出錢出力,同時提供紫藤廬作為林麗珍與學生的練舞場地。林麗珍首次的個人舞展、在國父紀念館演出的《不要忘記你的雨傘》,就是在那樣齊聚群力的氛圍下完成的。

展覽中,透過手稿、劇照、排練側寫與服裝道具,將可見到一窺林麗珍創作生涯中《不要忘記你的雨傘》、《醮》、《花神祭》、《觀》四部作品的塑成樣貌。像是《醮》裡頭的媽祖衣、火盆,《花神祭》中的鈴鐺。林麗珍在創作《觀》的過程中,某次搭飛機,因為臨時找不到白紙,靈感卻湧然而出,逼得她只能將舞蹈動作畫在衛生紙巾上的初稿等,都是可貴的物件。由紫藤廬收藏的《不要忘記你的雨傘》的節目單與門票等,也極富歷史意義。

「林麗珍無垢舞蹈劇場創作回顧展」將自廿一日起在紫藤廬一樓花廳開展,展期至十二月廿七日止。而林麗珍的封箱作《觀》則將於十二月十八日至廿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林克歡:面對歷史的回聲 沈偉舞蹈《回—一、二、三》賞析

原刊香港:《明報》2009年10月23日 D8


文╱林克歡
Xtra.關於演出

《回(一)、(二)、(三) 》沈偉舞蹈藝術(美國),將于11 月6 及7 日8 時于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兩場,此為康樂與文化事務署于2009 年10 月9 日至11 月8 日舉辦的「絲路藝術節」重點節目。節目含有裸露場面,全長約2 小時,其11 月6 日設演後藝人談。關於「絲路藝術節」請查閱www.silkroadfestival.gov.hk/b5/about/about.html 沈偉舞蹈藝術團此次來港演出的《回——一、二、三》,是一台簡淡沉摯,蘊含豐富的三聯舞。三個舞碼各自獨立,又存在某種微妙的關聯。靈感均來自編舞者的旅行經驗,依次為《回(一) 》:西藏,創作于2006 年;《回(二) 》:柬埔寨吳哥窟,創作于2007 年;《回(三) 》:新絲綢之路╱北京,2009 年6 月在「美國舞蹈節」上首演。三者都關涉某一久遠的文化傳統,均帶有某種誘人的幽秘色彩。但舞蹈不是三地風俗的再現,不是對民族歌舞的挪用、變形,而是關乎西藏、吳哥窟、新絲綢之路╱北京的印象,記憶與想像。面對歷史的回聲,編導者借助舞者的血肉之軀,將激情、敬畏、詩意與心靈悸動,衍化作回複反轉的舞步與變化無窮的活雕塑,以差異的比照與相容、重構,呈現一種文化對話的新視野。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兩年一度的主題藝術節將于十月九日至十一月八日舉行,沈偉的再次到訪(2006 年《春之祭》及《天梯》作為「新視野藝術節」的開幕節目,于十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將帶給香港的舞蹈界再一次的視覺激蕩。

佛教觀的舞台景觀

《回(一)》的舞台景觀是一碩大的用五彩紙屑堆砌而成的、類似佛教的曼陀羅圖案。「曼陀羅」是梵語Mandala 的音譯,景為壇場,即佛教徒誦經、修法時安置佛像、菩薩像的地方。《回(一)》的舞台圖案中,並沒有佛教的任何符號,而是堆砌了:基督教的十字架,猶太教的大衛星(六芒星);道教負陰抱陽的太極圖和伊斯蘭教的新月圖。舞蹈初始時,一位女舞者獨自站在曼陀羅圖案之外起舞,超越宗教的意味十分明顯。

八位身著黑長褲、玫瑰色文化衫的男女舞者,在時斷時續的歌贊(梵唄)聲中,以沉靜徐緩、陰柔圓合的動作,內氣運好,柔中寓剛的舞步,將壇場變成舞場。沒有合什、長跪,沒有雙膝、雙肘及頭部的「五體投地」,卻以大量下蹲式腰腿彎曲的盤璿,順勢倒地的翻滾,在表現了一給佛教徒般的對大地的親近。

其東方色彩,不表現在奇景,神秘的外在情態,而表現在窮白返本,寧氣內忍的韻味。

男女舞者的動作沒有明顯的性別之分。動作連接自然流暢,空間過渡相顧相承。舞者移位時,常常以一腿為重心左右旋轉,用雙手或赤足掃過紙屑堆砌的圖案。飛濺的紙片有如鵝毛、雪花般滿台飛揚,舞者倒地沾起時渾身沾滿五彩紙屑,整潔的舞台,明晰的圖案進漸變得凌亂、渾沌。舞者更時時有意╱無意地越過壇場的界限,划破舞台圖案的邊框……古文明的戲劇手段與劇場元素對當代來說,前現代的西藏是一片神秘又神聖的地方,一個通往古老想像世界的入口。《回(一)》是一次回歸大地的心靈旅程,一次對返回精神家園的探詢。

假若說《回(一)》專注于內在情感、內在精神外化的表現性呈現,那麼《回(二)》則偏重于對物象的摹擬以及所引發的聯想,主要屬於展示性的。

吳哥窟是柬埔寨的驕傲與象徵,是古老的吳哥文明的靈魂。吳哥窟是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 年在位)時為供奉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濕奴而興建的一組工程浩大的寺廟建築群。後因戰亂被毀棄而荒蕪了。四百年後才重新被人發現。時間的流逝,沖淡了戰事的烽煙與血跡,湮沒了無數盛朝年間的傳說。

在《回(二)》中,編導者調動諸多戲劇手段與劇場元素:音響(鳥聲)、音樂(當地音樂)、服裝(從彩色條紋到灰色到白色的轉換)、燈光、天幕(投影)……去營構一種古文明廢墟輝煌與頹敗並存的怪異氣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博雜意蘊。壓暗的燈光,使得投影在天幕上的浮雕顯得更加殘損敗破,大樹根莖與石頭牆體的生死纏繞顯得更加觸目驚心。舞台上常常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焦點,兩組或兩組以上的活雕塑。一組組肢體重疊纏繞的造型,一次次停頓所產生的靜穆、通脫的氣息,使人不禁聯想起吳哥建築文化超乎塵垢的奇麗與恢宏。

對不同遠古文明的深深懷念《回(三)》是沈偉參與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編舞並前往絲綢之路之後編創的新舞碼。隊列式、方陣式的集體行進舞蹈,突現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

這是瑰麗多姿、收放從容的奧運開幕式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也是東方民族固有的內在本性。整齊劃一的舞蹈動作與靈活多變的行進隊形,集體行進的方陣與稍為游離的兩三舞者的呼應,在規矩中求圓活,在限制中求自由,一如前後的隊舞與團舞,整齊劃一與隨性自由,是否也可以看作是編舞者對東西文明的思索與對古老文化傳統的回應。

沈偉出生在湖南岳陽一個湘劇世家,九歲入藝校學習戲曲,主攻武行小生,畢業後成為湖南省湘劇院專職演員。1988 年考入廣東舞蹈學校與「美國舞蹈節」聯合舉辦的現代舞實驗班並成為廣東省現代實驗舞團的創團成員之一。1995 年赴美,2000 年創辦「沈偉舞蹈藝術」團。沈偉年輕時學習過西洋油畫,有一定造詣,2007 年曾在香港前波畫廊展出過他的抽象油畫作品。這種對中西藝術的多年浸淫與較高的素養,使得他在一系列的創作中,得心應手地融鑄東西,出入古今。雖不能說他的舞蹈和油畫作品已臻于佳境,但已顯露出某種屬於他自己的藝術特色與獨特追求。在《回(一)》中對精心構築的曼陀羅圖案的肆意損毀,在《回(二)》中以有如大理石般光潔的白色雕像與吳哥窟那些盤結纏繞、交雜凋殘的石雕相比照,都說明他對超越某一特定宗教、突破歷史所限定的絕對界限的精神追求,以及對不同的遠古文明的深深懷念。可以說,他的舞蹈,幾乎都是嘗試在多種視野融合基礎上對傳統文化的重構。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跨越東西方、劃時代的現代舞《回之一.二.三》(附圖)


原刊香港:《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9年10月16日


被《紐約時報》譽為「想像力驚人」的沈偉舞蹈藝術,將在十一月為香港觀眾帶來一齣游刃於東西方美學意境的現代舞《回之一.二.三》。這齣作品是沈偉繼北京奧運開幕表演後最新創作。

  當時得令的編舞家沈偉是史上唯一獲頒授美國舞蹈界至高榮譽麥克阿瑟「天才獎」的華裔編舞家,他醞釀和反思長達四年,創作《回之一.二.三》,重塑由西藏、柬埔寨以至絲綢之路的一段心路歷程。

  《回之一》以覆蓋滿台的紙碎燈影結聚成宏大的西藏佛家曼陀羅祭場,在渺渺湼槃天地間群舞不斷游移進出,身隨勁走揚起了漫天飛舞的塵與土,將曼陀羅解構成段段亂世繪。落花流水的是紙碎更是舞蹈一直至一切塵埃落定雲淡風清,滿台盡是不凡巧思和叫人感動的冥想,煞是令人心神沉醉。

  《回之二》以二○○七年蒙特利爾加拿大芭蕾舞團委約的著名創作,重新編排雕琢。在森林裡被遺忘的神祇殿宇吳哥窟的懾人景象中,在恢宏菩提樹扭曲結纏的樹根下,舞者以同樣纏綿繾綣的矯健驅體連綿起舞,伸延出無限張力;在充滿戲劇性的交錯時空中,舞者身體騷動、抒情,彷彿喚起沉睡的神靈,純舞蹈的幻化神奇莫過於此。

  《回之三》是總結沈偉集美學、舞蹈、建築裝置等才華於一身的終極創造;一趟絲綢之路的靜修之旅,寄託了編舞者在海外十四年後回歸國土的深情。他在作品中以多媒體構成一次超感官體驗,他更借絲路這片包含多元民族宗教、精神文化的土地,透視出中國的遠景。加上著名美國普立茲獎得主作曲家David Lang的全新曲目,更是跨越東西方、劃時代的現代舞傑作。

  沈偉舞蹈藝術,致力為舞者及觀眾重新探索動作和軀體的新取向。《波士頓環球報》亦盛讚舞團:「(舞蹈詞彙)大膽創新,每部作品都呈現驚人的原創性,不受成規所囿......每齣都創新獨特,各自在不同層面衝破界限。」

  沈偉舞蹈藝術成立於二○○○年美國舞蹈節,並且在林肯中心藝術節作紐約首演。舞團曾獲全球五大洲多個著名藝術節邀請演出,從斯伯拉圖藝術節到雅各之枕舞蹈節,法國的蒙彼利埃以至羅馬,墨西哥城及悉尼,均可見他們的舞蹤。此外,更有不少頂尖表演場館及藝術節邀請舞團作重訪演出,當中包括美國舞蹈節、林肯中心藝術節、威尼斯雙年展、洛杉磯音樂中心、阿姆斯特丹新國家劇院等。自二○○七年起,舞團成為華盛頓甘迺迪演藝中心駐場藝團,為期五年。

  《回之一.二.三》現代舞是「絲綢之路藝術節」的節目之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將於十一月六及七日(星期五及六)晚上八時,在葵青劇院演藝廳上演,票價分一百二十元、二百元、二百八十元及三百六十元,門票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十一月六日設演後藝人談。本節目含有裸露場面。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可獲半價優惠;演藝╱電影節目的正價門票購票優惠高達八折。

  沈偉將於十一月二日(星期一)晚上八時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後台八樓GR2舉行演出前講座。講座以英語進行,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絲綢之路藝術節」節目詳情,可參閱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派發的節目手冊,或瀏覽網址www.silkroadfestival.gov.hk。

  節目查詢可致電二三七○ 一○四四。網上訂票:www.urbtix.hk;信用卡電話訂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電話留座:二七三四 九○○九。



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2時00分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秋天在紐約遇到沈偉 沈偉與蔡冠伶的對話

原刊香港:《am730》2009年10月12日 P.26


在初秋裡來到紐約與朋友敘舊,有幸與長期駐紐約的知名華裔編舞家沈偉約了做訪問。一早來到沈偉位於紐約曼哈頓的公寓裡,「要不要來杯咖啡?」沈偉親切的問了我跟隨行的攝影師。正當他忙碌著為我們準備咖啡之時,我提及曾在三年前看過《回》之一,「真的!現在的《回》之一已經跟三年前完全不同的版本了」沈偉說。

文:蔡冠伶 (藝術地圖特約作者)、圖:藝術地圖及康樂與文化事務署提供《回》之三部曲(Re- I, II, III) 是沈偉在過去這三、四年間,旅行過後歷經沉澱、轉換、傳承而產生出來的一個系列作品,藉由肢體與舞蹈的形式傳達出他在旅行中的觀察、感動和衝擊。我是在2006年美國舞蹈節 (American Dance Festival) 中觀賞《回》之一,當時即對沈偉這支充滿濃厚西藏色彩的作品有著相當的好奇與喜愛。依稀記得在演出過後不久,舞蹈節某一次的“學生呈現”(Student Showing) 中,《回》之一還特別被提出來討論,可見於當時沈偉的《回》已引起觀眾們相當大的注意與迴響。

《回》之一是沈偉旅行於西藏之後所產生的作品,我當時看到的版本,簡單的舞臺上僅僅四位舞者和由滿地的彩色碎紙片圍出來的圓圈符號,構成西藏Mandala(壇城)。舞者緩慢的動作,時而如從地面裡延伸出來的形體,時而如在空氣中飄浮的氣體,因而讓我產生出「似有形,似無形」的錯覺,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在當時似乎有股能量自壇城的中心不斷不斷地往外擴張,並蔓延到整個劇場裡。至今,我從未在任何一場演出中,能再得到如此相同的感受和震撼。

《回》之二與之三的靈感,則分別來自於沈偉在吳哥窟的感動,以及從中國的舊絲路到現今因快速崛起的改變所帶來的衝擊。

三個地方靈感之源

我問了沈偉為何選擇這三個地方作為《回》系列的創作靈感?沈偉表示說,這些地方除了個人的喜愛之外,還有著特殊的情感。身處在西方國家裡,他從一個遠的距離來看,這三個地方的共同性在於,人類的生活、行為和意識形態,都深深受到地方環境的地域性影響。大自然的地形變化、神秘的宗教文化,以及人民生活方式對土地的那份強烈依賴性等,都令他在旅行中特別的感動,這些地方也因此形成與西方世界完全不同的人的意識形態。這讓我想到在一次和朋友的對話中聊到,是甚麼原因讓身處在每個不同地區裡的人對時間的感覺和生活態度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我分享說:「我想是大自然吧,每個地方太陽和月亮出現與停留的時間不同,這樣的能量轉換,都在在影響人類的生活方式與作息」,「當然,還有像是我們中國人講的風水,你靠山就吃山,靠水就吃水」沈偉說。

中國,是《回》系列的靈感地之ㄧ,由於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演出,長駐紐約的沈偉回到了中國。同樣是離開自己的家鄉及文化,旅居瑞士的我,好奇的問了沈偉:「離開中國十幾年後,如今再回到中國,心中有甚麼樣的感觸?」,「這之間的相差是很大了」沈偉很快得說,「我覺得很陌生,像是另一個國家,因為中國這些年發展得非常非常快,雖然有些地方的建築或結構還是沒有太大的改變,會讓我想到以前,但是整體來講發展得很快,那種狀態滿特別的,不像西方,也不像過去的中國,所以說好像我了解,但實際上又不了解,這些因素對我來說衝擊是很大的,但同時因為我生活在西方,有了這對比,看西方也看得比較清楚。」他又接著說:「這些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去到其他許多國家,無論是到歐洲也好、中東也好,有了一個對比,都讓我看中國看得更清楚,知道中國是處在世界上一個甚麼樣的位置,也因為有了對比才可以看得出一個國家發展的狀態」。

這幾年,我自己也同樣四處旅行,在異地工作,透過一段距離,回頭去看台灣、台灣的文化及處境,還有看我自己,那種心情上似乎變得比較輕鬆、平靜和客觀,內心裡的阻礙變少,離自己也就更靠近一點,和現在身處的環境相較下來,再去看遠方的家鄉也看得更清晰些,如同沈偉說的「有了對比,回頭看也看的比較清楚」。

把新身觀感觀傳承舞者

幾年的旅行下來,沈偉是如何將這些深刻的感觸、感動和對改變所帶來的衝擊等,種種的各人體會傳承給舞者們?身為一位職業舞者的我,相當瞭解一個好的舞蹈作品除了表演者的肢體技巧外,創作者和表演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非常重要。我認為創作者如何將內心想表達、想述說的東西傳承給表演者,是足以構成一個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沈偉表示,他透過圖片、錄音、音樂及口述等所有旅行中蒐集來的資料,加上經過長時間的排練、肢體語言的傳達與觀念上的溝通,一點一滴的把他親身的觀察和感受傳承給舞者,除此之外舞者們也做了相當多的努力與功課,有些舞者甚至到吳哥窟與中國旅行,去親身感受當地的人民和文化。《回》之ㄧ的西藏,沈偉早已將它提煉到精神上的層次來傳承給舞者;《回》之二的吳哥窟,由於在表現形式上滲入了較多的視覺環境,因此他給舞者們很多感官上的刺激,讓他們聽很多的音樂、看很多的圖片及說了很多的故事,用他所感受到的方式來傳承給他們;相較於前兩者有著和地域性的緊密關聯,《回》之三的距離就沒那麼大,雖然述說的是關於東西方文化的意識型態,但由於在紐約的中國城裡,仍能感受到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這對於西方人來說也就不至於太陌生與遙遠。

《回》之三部曲除了對沈偉的舞者們是相當大的挑戰,對他自己來說亦是如此,他說:「創作《回》對我來說挑戰很大,收穫也很大。我這次用身體語言去表達和傳授我對這三個地方的文化、生態和意識形態的感覺,這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經過這些年的工作和經驗,透過肢體語言和舞蹈形式去傳達這種概念性議題,能夠把它呈現出來給觀眾,對我來說是一大突破,舞蹈本身也就變成我ㄧ個比較輕鬆的表達語彙,因為我的這些感受都是很難用文字去表達出來的,而這個經驗和過程讓我對舞蹈語言的使用上如同使用文字一樣,可能還比使用文字更有空間感與想像力。這樣的經驗對我的未來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過程」。

三部曲的豐富色彩

訪談前我從沈偉舞團的網站上看到幾張《回》的劇照,透過這些視覺感非常強烈的照片,以及我對三年前《回》之一的印象,看得出《回》之三部曲在這幾年間的轉變,也許是因為地域文化的不同,也許是因為時代的改變,或也許是沈偉這幾年的心境轉變。

我問了沈偉最後一個問題:「若要用顏色來形容,你會用哪些顏色來分別代表《回》之一、之二與之三?」,沈偉笑著告訴我,這是個很難的問題,他從未想過,但他還是邊思索的繼續回答:「《回》之一,可能說是白色和藍色。我覺得它比較接近像是天空、心靈上和精神上的東西,有空間感、空氣感,所以我就會想到這兩種顏色;《回》之二,它是一種混合的顏色,用一兩種顏色很難形容。之二作品本身就分為三段,服裝也換了三次,視覺的東西比較多,因為它探討很多東西,關於整個國家文化的歷史、人類、自然及人和自然的創造力,它有很陰暗、沉重和悲哀的一面,但也同時有很天真、很漂亮的一面,所以有比較豐富的色彩,任何顏色都有可能在裡頭;《回》之三,我會說就黑色和白色。相較於之二,它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屬於意識形態的概念,所以我給了一個這樣反差性的顏色,之三本身就是一個狀態的呈現和傳達,在作品裡也就沒有所謂的答案或結果的」。

之所以問了沈偉這個顏色的問題,是因為在我心中,這三部曲都有著自己的色彩,《回》之一像是淡淡的紅色與白色;之二像是灰色與綠色;之三則是單純清透的白色。雖然之二與之三我尚未看過,但透過從網站上看到的照片,我腦海裡浮出對《回》系列這樣的色彩想像。

訪談結束後,我和沈偉倆在他家客廳裡那片偌大的窗戶前拍了張合照,窗戶外頭的景象看出去,一半是高樓林立的曼哈頓,另一半是曼哈頓西邊的哈德遜河。在我和攝影師離開前,沈偉說,從這望出去,紐約就在他眼前,好像他並不在紐約似的,而是在山上,所以他可以從一個遠的距離去看這個他所居住的城市。

沈偉1968 年出生於湖南,九歲開始學習中國戲曲。1984至 89 年為湖南湘劇團成員。1991年任內地首個現代舞團—廣東現代舞團的創始成員、舞者及編舞。1995 年沈偉獲得「尼可拉斯—路易斯舞蹈實驗室」設立的獎學金,移居紐約。2000年成立了自己的現代舞團「沈偉舞蹈藝術團」。他身兼編舞、總監、舞者、畫家及設計師等多重身份,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開幕表演的編舞工作,獲得包括 2007 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古根漢獎學金、紐約藝術基金會獎學金、美國舞蹈節賓.桑瑪獎學金。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無垢新作 「觀」大地悲泣

原刊台灣:《聯合報 》2009年9月8日 B2

14年前起,無垢舞蹈劇場以「醮」、「花神祭」陸續震撼台灣,巡演全球至今;12月,無垢將推出花了9年醞釀的新作「觀」,藝術總監林麗珍感嘆,有了「觀」,她的「天、地、人三部曲」終於圓滿。

加上「觀」,無垢14年來只有3齣作品,卻齣齣大受好評,德、法共同催生的歐洲藝術文化電視台arte,2002年就將林麗珍列為世界八大編舞家之一,與芭蕾舞大師季利安等並列,「觀」還未最後成形,也已受到國際各大藝術節邀請。

新作靈感源起於林麗珍2000年在基隆港,看到一隻老鷹俯衝到港內攫食,讓她彷彿看到天地間一條完整的食物鏈。林麗珍於是虛擬一個老鷹族群,世代以守護一條河流為使命,卻發現河流不敵世界變遷,逐漸變色。

林麗珍說,「醮」講人鬼關係,「花神祭」講人神關係,「觀」則又回到人,並著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也讓她創作「觀」時,最為心痛:「我創作『醮』時,便隱約感到自然在人類社會快速發展下的變化,可是沒想到八八水災悲劇來得這麼快,彷彿大地在流淚!」語未畢,林麗珍已經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觀」維持無垢一貫「儀式劇場」的特色,林麗珍也將在其中吟唱,悲痛之聲乃是三齣之最。許多人以為此吟唱習自台灣原住民或中國邊疆民族,林麗珍則強調,那是她發自內心的自創吟唱,並非特定語言。

「觀」將於12月18日至20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網。

大地一直流淚 怎麼沒人看見? 《觀》人與環境 林麗珍暫別作

原刊台灣:《中國時報》 2009年9月8日 A16

舞蹈家林麗珍一九九五年的《醮》將道教儀式轉化為舞蹈,傳遞人鬼萬物的遞嬗生滅,二○○○年的《花神祭》,透過花的春生凋謝現象點出人神間的自然連結。如今,在她六十歲的這年,她率著無垢舞蹈劇場推出醞釀九年的新作《觀》,終於完成她「天地人」三部曲的最終篇,這也是林麗珍宣告暫別舞台之作。

林麗珍認為《觀》的核心意涵在於人類內在風景與環境的關係。「我們生活的環境一直在改變、崩解,而環境其實一直對人類發出訊息,只是大家都裝做看不見。」她一度哽咽不能自己:「像這次的八八水災,其實是大地想告訴我們:他一直在流淚,怎麼沒人看見!」

二○○○年林麗珍有次到基隆港邊,當時,她站在岸邊,看見高高盤旋的老鷹俯衝而下叼食浮在水面上的死魚,此情此景觸動了她的感官神經,驚覺這個環境已經不對了。「老鷹,不是該飛在原野高空俯瞰覓食嗎?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她感慨:「人類雖一直在發展,卻也不斷在失去啊。」

經過九年醞釀,林麗珍採集了非洲、中國西南、台灣原住民族等少數部落的服飾與圖騰樣貌,融合錯置納入舞台、佈景、服裝的設計。她將自己的的生命體驗融入編舞,以舞團獨創的靜、緩、沉、遠特色,在儀式般的神聖氛圍下,訴說出一段關於兩隻老鷹兄弟誓言守護河流,最後河流卻仍意外變色的神話故事。

林麗珍說:「這並非移植自哪個部落的神話故事,而是你我身邊共有的集體意識。」

她認為,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兩隻老鷹在盤旋飛翔,不斷飛翔盤旋的過程,正是自我追尋的探討歷程。

林麗珍耗費了九年時間創造出新作,同時卻也宣告她將暫時休息,除了要休養腰間盤突出的舊傷,也計畫將舞台讓給團內更多後起新秀,「田地種植久了要休耕,我也是啊。」

這麼多年以來,無垢舞蹈劇場特殊的舞蹈風格已受國際肯定,林麗珍談起創作歷程,卻覺得自己是個笨人:「創作都是這樣子慢慢地做。但我不是為了別人而創作,只是認為這是我僅能做的一點點事,就該盡力做好。」

《觀》將於十二月十八日台北國家戲劇院正式發表,同時也已獲邀至明年的法國里昂舞蹈藝術節演出。

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人物各類形容詞

轉載自:http://blog.roodo.com/wen_hua/archives/5662713.html
----------------------------------------------------
(手的動作)
拿捉拎捏握撿揀擒抬抄拖拉扛拽扒提扳掐摳拔擰撬掏折拾摘擦抹拂拭撒插播推擋
打揍按掀撩捶抱摟扶攙攬拴掛搜摸搔搓抓揪投拋摔拍抽撥指扯拆撕托舉寫畫敲擊
劈斬彈雕刻削絞擋
----------------------------------------------------
(腳的動作)
走行跑跳奔逃遁溜追趕跨踏蹬踩邁進退
漫步 邁步 快步 踏步 散步
徜徉 蹣跚 步履如飛 手同行
昂首闊步 健步如飛 蹦蹦跳跳 大搖大擺 躡手躡腳
跋山涉水 憤然而去 飄然而去 落荒而逃 拔腿飛奔
----------------------------------------------------
(嘴的動作)
吃喝吮吸咬啃吞咽吐
叫喊嚷吵呼喚鳴哼嚎
唱吟詠嘆 吹吻喘 讀飲銜
咀嚼 品嚐 狼吞虎嚥 細嚼慢嚥
----------------------------------------------------
(身體動作)
叭蹲坐站立躺臥
仰臥 俯臥 彎腰 挺身 俯身
鞠躬 晃動 哆嗦
昂首闊步 正襟危坐 坐立不安
前俯後仰 身體後傾 盤膝而坐
左搖右擺 半躺半坐
----------------------------------------------------
(神態)
端莊 安祥 文雅 鎮定 誠懇 瀟灑 害羞 大方
堅毅 威嚴 嚴肅 冷酷 沮喪 發呆 躊躇 傲慢
疲憊 詫異 驚訝 尷尬
容光煥發 神采奕奕 生氣勃勃 精神煥發
精神抖擻 精力充沛 威風凜凜
溫文爾雅 文質彬彬 熱情奔放 和藹可親
神態自若 從容不迫 泰然自若 滿不在乎
面紅耳赤 無精打采 悶悶不樂 垂頭喪氣
心不在焉 神不守舍 恍恍惚惚
老態龍鐘 氣喘吁吁 目瞪口呆 笨頭笨腦
趾高氣揚 傲慢無禮 旁若無人
鬼鬼祟祟 手足無措 漫不經心 惘然若失
盛氣凌人 裝腔作勢 和顏悅色 悠然自得
鬱鬱寡歡 油腔滑調
----------------------------------------------------
(看)
看瞧瞅視望眺
遙望 展望 期望 仰望 瞻望 鳥瞰 俯瞰 俯視
張望 回顧 注視 瞪 瞥 仇視 蔑視 怒視 鄙視
瀏覽 觀察 檢查 打量 凝望 監視 觀看 巡視
飽覽 拜會 接見 召見
目不轉睛 凝神注視 左顧右盼 東張西望 舉目遠目
刮目相看 盡收眼底 虎視眈眈 走馬觀花
----------------------------------------------------
(說)
說談讀念言 喃喃 追問 反問 答應 閒聊
謊話 謊言 謠言 流言 吹噓 詢問
七嘴八舌 自言自語 嘮嘮叨叨 異口同聲
信口開河 出口成章 對答如流 言之有理
娓娓道來 侃侃而談 滔滔不絕 吞吞吐吐
結結巴巴 喋喋不休 故弄玄虛 大吹大擂
大言不慚 粗聲大雋 慢條斯理 高談闊論
促膝談心 聲如洪鐘 繪聲繪影 刨根問底
怨聲載道 無言以對
----------------------------------------------------
(笑)
微笑 大笑 歡笑 嬉笑 狂笑 痴笑 傻笑 呆笑
苦笑 假笑 陰笑 獰笑 奸笑
嘲笑 冷笑 譏笑 恥笑 訕笑
笑咪咪 笑嘻嘻 笑盈盈 笑呵呵 笑哈哈
點頭微頭 咧嘴大笑 開懷大笑 捧腹大笑 哄堂大笑
嫣然一笑 破涕為笑 眉開眼笑 笑容可掬
笑裡藏刀 笑不攏嘴
----------------------------------------------------
(想)
猜想 臆測 推想 設想 回想 空想 妄想 狂想 夢想
假想 聯想 遐想
思念 思想 思維 思考 思索 思量 沉思
考慮 揣摩 想念 掛念 懷念 惦念 牽掛 回憶 記憶
牽腸掛肚 心潮起伏 思潮澎湃 思前想後 心血來潮
絞盡腦汁 三思而行 挖空心思 異想天開 想入非非
胡思亂想 不假思索 苦苦思索
----------------------------------------------------
(容貌)
俊俏 俏麗 秀氣 威武 慈祥 兇惡 蒼老 紅潤 蒼白
白晢 蠟黃 鐵青 消瘦 憔悴 黝黑
瓜子臉 四方臉
五官端正 臉頰豐滿 布滿皺紋
圓溜溜 水汪汪
明眸皓齒 唇紅齒白 肥頭大耳 厚嘴唇
----------------------------------------------------
(憂愁)
憂愁 憂慮 憂傷 愁悶 愁苦 焦慮 疑慮
心事重重 心慌意亂 心神不定 心急如焚
憂心忡忡 愁眉不展 滿面愁容 滿腹疑慮 坐立不安
----------------------------------------------------
(憤怒)
發怒 惱怒 憤慨 憤恨 憎恨 悔恨 怨恨 痛恨 仇恨
惱羞成怒 怒髮衝冠 怒氣衝天 勃然大怒 大發雷霆
憤慨不平 令人髮指 咬牙切齒 暴跳如雷 拂袖而去 怒目圓睜
----------------------------------------------------
(高興)
喜悅 歡樂 快慰 痛快 暢快 欣喜 喜洋洋 喜滋滋 樂融融
喜形於色 眉飛色舞 眉開眼笑 喜出望外 喜氣洋洋
歡天喜地 欣喜若狂 興致勃勃 興趣盎然 手舞足蹈
心曠神怡 心花怒放 洋洋得意 喜上眉梢 雀躍歡呼
----------------------------------------------------
(焦急)
焦慮 焦躁 急躁 急切 急迫
焦躁不安 手足無措 一籌莫展 愁眉鎖眼
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心急如焚
急得團團轉 六神無主 愁眉苦臉
----------------------------------------------------
(驚恐)
驚慌 驚駭 驚詫 驚惶
畏懼 恐慌 顫抖
驚魂未定 戰戰兢兢 膽戰心驚 驚弓之鳥 驚慌失措
手足無措 惶恐不安 提心弔膽 不寒而慄 魂不附體
毛骨悚然 魂飛天外 畏首畏尾 如坐針氈 心有餘悸
令人震驚 惶惶不可終日
----------------------------------------------------
(服飾)
樸素 時髦 講究
珠光寶氣 穿載整齊 衣著入時
衣衫不整 衣衫襤褸 不修邊幅
奇裝異服 花枝招展 (西裝)筆挺
骯髒 破破爛爛 雍容華貴
----------------------------------------------------
(體態)
魁梧 強壯 修長 苗條 壯實 高挑 輕盈 矯健
窈窕 肥胖 瘦弱 胖乎乎 嬌小
膀圓腰粗 虎背熊腰 弱不禁風 骨瘦如柴
瘦骨嶙峋 亭亭玉立 中等身材 腰板挺直
健美 玲瓏苗條 均稱豐腴
----------------------------------------------------
(高尚的道德品德)
誠實 誠懇 純真 樸實 虛心 坦率 坦誠 高尚
正直 爽直 謙遜 謙讓 謙虛
勤奮 勤儉 勤懇 勇敢 善良
實事求是 腳踏實地 言行一致 埋頭苦幹
忠心耿耿 正大光明 光明磊落 堅韌不拔
德才兼備 德高望重 捨己救人 大公無私
任勞任怨 精益求精 發憤圖強 鞠躬盡瘁
秉公辦事 鐵面無私 助人為樂 見義勇為
奮不顧身 大義凜然 智勇雙全 勇往直前
身體力行 寧死不屈 百折不撓 機智勇敢
刻苦耐勞 廉潔奉公 艱苦樸素 艱苦奮鬥
一絲不苟 寬宏大量 足智多謀 不驕不躁 自強不息
----------------------------------------------------
(醜惡的思想行為)
卑劣 卑鄙 虛偽 奸險 奸詐 狡猾 兇殘 狼毒 殘暴
陰險 蠻橫 驕橫 專橫 野蠻 自私 貪婪 貪心 吝嗇
目空一切 目中無人 自吹自擂 好逸待勞 游手好閒
卑鄙無恥 造謠生事 胡作非為 為非作歹 窮兇極惡
膽大妄為 橫行霸道 野心勃勃 蠻橫無理 居心叵測
厚顏無恥 見利忘義 忘恩負義 趨炎附勢 損人利己
貪得無厭 唯利是圖 假公濟私 貪贓枉法 口蜜腹劍
陽奉陰違 老奸巨滑 詭計多端 蛇蠍心腸 喪心病狂
傷天害理 謀財害命 助紂為虐 罪惡累累 十惡不赦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周凡夫:空緩美學 無垢傳奇

原刊香港:《信報》(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009年2月4日 p27

在台北親身感受到優劇團「山中傳奇」外,另一意料之外收穫是穿越淡水河去到永和市,拜訪無垢舞蹈劇場,同樣是夫妻檔的靈魂人物:團長陳念舟和藝術總監林麗珍。

無垢舞蹈劇場自1995年成立以來,十四年間只打造了兩個製作,在台演出亦不多,更從未到過港、澳地區來,然而其演出足迹遍及歐美多個重要的藝術節,在歐美藝壇上名聲無比響亮,劇場的英文名字Legend Lin Dance Theatre,但能成功打造出此一傳奇,卻全無半點僥幸。

十四年打造兩個製作

踏入設於一條巷弄住宅大樓頂樓的「無垢」排練場,陳念舟與林麗珍不亢不卑,流露恍如一見如故的親和態度,近二千方呎的空間,簡潔質樸,帶着古雅東方的陳設,讓隨行幾位老外大為傾心。

訪談之前大家先通過投映大熒幕觀賞了無垢兩個製作的片段,首先看的是《花神祭》,長約十五分鐘,應是最後一段「冬枯」的錄影,四具琵琶、洞簫樂音拱托下的雪影,無比緩慢的動作,展現大自然植物世界的圖象,意象豐富,充滿迷人的張力,隨後再觀賞了其創業作《醮》,只是十三分的片段,人聲與鼓聲的節奏,人體肌肉爆發出的力之美感,結合人體裸呈的線條和男女交配動作的美感升華,將後現代風格的審美與傳統原始的民俗粗獷,在現代劇場的舞台技法下,交融出具有感官性的震撼力,最後焚燒紙屋時的高潮,更將人類祭典儀式升華進入一個超脫的境界。

林麗珍表示,《醮》是人類在世界上的存在,是祭典,是儀式,2000年的《花神祭》卻是在神與人之間,以動植物的情感,百家花卉、蟲獸行迹的大自然存亡枯榮,領悟人的年輕與年長,人生自始至終亦是一個循環,同樣是一場祭儀。前者為禮敬天地的安魂史詩,後者則為自然萬物之相生滋長的描繪,對循環不朽的生命價值的歌詠。

自1996年起至今,無垢便帶着《醮》和《花神祭》踏遍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奧地利、美國、墨西哥等著名國際藝術節。1998年法國亞維儂藝術節《醮》在西革斯登修道院演出是半個世紀以來在此登台的首個台灣藝團,2000年在里昂國際雙年獎舞蹈節《花神祭》獲里昂國家戲劇院最佳觀眾獎。2001年西班牙馬德里秋季藝術節成為首個台灣藝團,亦是至今唯一在馬德里歌劇院演出的台灣團隊,該演出在藝術節的官方票房紀錄統計中更位列全部六十三個表演節目之首;同年11月重回里昂,在「舞蹈之家」(Maison de la Danse)演出六場門票一早售清。2002年歐洲最重要的文化藝術電台ARTE經過兩年遴選出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八位編舞家,林麗珍是唯一出身亞洲的編舞家;同年《花神祭》的劇照登上里昂國際雙年舞蹈節二十年年鑑的封面。2003年西班牙馬德里秋季藝術節從一千二百餘個團體中選出《花神祭》劇照作為該年鑑的紀念頁首;同年受邀德國,參加舞蹈界年度盛事——德累斯頓芭蕾慶典(Ballet Galla in Dresden),並代表亞洲參加德國沃夫堡國際舞蹈藝術節(Movimentos International Dance Festival Wolfsburg)。2004年《花神祭》為奧地利布列根茲春季藝術節(Bregenzer Fruhling)開幕作壓軸演出;又為茵斯布魯克夏季藝術節(Tanzsommer Innsbruck)作開幕式首場表演。

林麗珍1950年生於基隆,1972年中國文化學院音樂舞蹈科畢業,接受過現代舞、芭蕾舞和身體的訓練,曾連續五年得到台灣舞蹈大賽的首獎,七十年代初,林麗珍的舞作逐漸受到矚目,贏得「台灣舞蹈界編舞奇才」的美名。1982完成七一舞展《我是誰》,一直到1989年復出,推出作品《天祭》,七年間完全專注照料兒子與家庭。在那七年沉潛期,她有感於本土傳統文化急速散佚,開始召集志同道合朋友,着手台灣民間習俗的田野採集工作,為日後出現的無垢舞蹈劇場種下「空緩美學」舞蹈語彙的種子。

林麗珍自言對她影響最大的是自然界與動物,動物的動作其實是身體內部的表達,人的動作亦應如是,她說:「我喜歡在公共場合看不同的人走路,各有不同表情,非常真實,很動人。」無垢的舞蹈肢體語言和劇場時空都很獨特,動作緩慢簡約,既內在,但又富含強韌的生命力,滿有爆發性的衝擊力。劇場內更往往突破時空限制和文化的制約,有如是大自然的禮讚,不朽生命的史詩,這可以說是林麗珍對東方美學極致的詩意追求和將肢體語彙回歸到最原始、最純淨的「身體原型」。

但怎樣才能讓舞者回到「身體原型」,將「空緩美學」具體地在舞台上呈現呢?

無垢的文字材料中這樣描述:「林麗珍強調透過『定、靜、鬆、沉、緩』的過程,如蝸行般時時推進筋肉及骨節,發現身體內部宇宙集千古的記憶與情感,由心境的超脫而自然產生的動作,內斂而深沉,最令人動容的絕非只是動作,而是演出者本身在每一個瞬間完全獻給觀者的無限能量。」  「首先人要定下來後,便能靜下來,不自覺中緊張便會消失,在放鬆中,才能慢慢沉下去,身體才能與地跟在一起。只有寧靜下來才能工作,才能好好地檢查你的身體,才能像在地底下長了根一樣,這樣身體便能發出很大的能量。」林麗珍一邊說又一邊用手從自己的頭部開始向下比劃着說:「人的身體從頭部開始,向下可分為八個部分,丹田位置也就是婦女的子宮部分,孕育生命的地方,而中心點,在人的後面尾椎骨,非常重要,像開關一樣,開關能打開,能量便出來與人的氣相遇,便有很大的能量。」  「每個製作演出都可說是舞者生命的物質與編舞者的結合在一起,整個製作的結構極為嚴謹,其中有空間讓舞者自由發揮,舞者其實亦參與成為創作一部分,可以說,其中有60%至70%是交給舞者的,只有30%是我自己的。」  從兩個片段可見,每位舞者都完全進入忘我的境界,無垢的舞者如何發掘出來?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林麗珍說:「非演出狀況,每周排練四天,演期會有四個月全力配合,排練由早到晚,會有不同階段,有不同進展,舞者平日多在外教課,都是很棒的舞者,很不易找,十多年來淘汰了部分,現在每年公開招考一次,不一定要有舞蹈背景,身體條件很重要,不僅是技巧,還在生活的態度上。」

藝術和經濟的先後次序

無垢十多年只做了兩個製作,每個製作約為一百二十分鐘,每次演出每位舞者都是將所有精神進入角色,所以同一時期只會做一個製作,在這種情況下,無垢的生存發展就難免會存在不小壓力了。陳念舟表示無垢過往在台灣的演出不多,對企業來說,形象還不夠,要找社會資源贊助仍要找機會,所以一直走過來很困難,幸好這些年來在歐洲累積了一些成績,在政府方面還能夠拿到一些補貼,但政府的補助只佔無垢每年經費1000萬新台幣的10%左右。

有關行政運作上的問題,看來是陳念舟在管的事,但林麗珍也有些看法:「我身上穿的衣服,是上百年的,做的人一生只做一兩件,這當然不合消費品生產原則,經濟雖然很重要,但藝術應不在經濟之內,無垢以藝術精神為本質,藝術搞好,經濟才會來,經濟和藝術兩者有關係,但有先後次序。」  2009年兩廳院委約無垢推出第三個製作,很多人都在關心這會是一個怎樣題材的演出呢?林麗珍說:「過往兩個以台灣文明背景作創意,和神秘的古老的神話有關,所以第三個製作我會重回人間,關懷土地,關懷地球,時間空間不會鎖定在台灣,比較宏觀一點的背景。」  音樂在兩個製作中都極為重要,《醮》的音樂製作是陳揚,《花神祭》更將其時在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系擔任教授的鍾耀光請來出任音樂總監。

以象徵十二個時辰的十二片段組成的《醮》,有些片段選自現成的音樂,如第四段《獻香》的音樂便選自蔡小月吟唱的《風吹梧桐》,第六段《遙想》用德國現代作曲家Karunesh(1956-)的Humming Summan,其他人聲甚至好些敲擊樂器的創作、歌唱和演奏,都是林麗珍親力親為的成果。當日,林麗珍雖然身體有點兒不適,但在大家要求下,她仍即場作了一段音樂示範,儘管只是即興式的片段演出,她仍更換了服裝才閉目靜坐,但見她選取皮面鼓,鼓身全置於一個大小恰可的淺口陶缸內,一邊拍打鼓面發出獨特的節奏聲響,閉着口唱起來,歌聲聽不到歌詞,應是無詞歌曲,充滿滄桑味道的老腔,音色中性,男女不辨,時呢喃,時激昂,但見她愈唱愈投入,看似眼中正要冒出淚水之時,她停住了,沒有唱下去……大家不期然地拍起掌來,但見林麗珍的精神仍處於亢奮的狀態。

無垢大隱隱於市,台灣具實力進軍國際演藝舞台的藝團還有不少,如何發揮這些藝文資產,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尋到立足點,顯然是今日台灣藝文策略大轉彎的目的。這就讓人對台灣藝文體制要「升格」成立「中央級」的文化部的傳言,引發各種各樣的聯想了;這是為政者要對藝文團體作出更大的支持?要加強對外的「藝文邦交」?還是要對藝文發展作出更強的調控?這是向前走還是向後倒退的策略呢?無論如何,2月21日至4月3日,兩廳院高調地以「藝術與科技」為主題舉辦第一屆台灣國際藝術節,十二檔包括美國、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及俄羅斯的節目中,便有四檔半由台灣的藝團藝人擔綱,其中六檔節目運用科技結合藝術,展現前衞的當代風格,另有六檔節目為亞洲首演,此高調對外推銷的世界級活動,又何嘗不是藝文策略大轉彎下的產品呢! 台北六天文化遊.下

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