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箬笠:寫意與寫實的辯證

原刊香港:《信報》2013年5月31日 C9
Photo Credit: Yvonne Chan
最近關於蕭紅的演出相當頻密,一方面因為她誕辰一百周年(2011年)和逝世七十周年(2012年)相繼到來,另一方面或許因為蕭紅——相比張愛玲和冰心等同樣成名於民國時期的女作家——得到的關注實在少了些。

之前的冷清,更襯出如今的熱鬧。先是內地導演霍建起的同名電影,然後是香港藝術節委約創作的室內歌劇,再到上周末(5月24至26日)在兆基創意書院演出的多媒體舞蹈劇場《生死蕭紅》,短短半年裏,筆者有幸欣賞到三齣相同內容但不同風格的作品。其實說內容相同並不恰切:與電影和歌劇圍繞女作家生平展開敍事不同,《生死蕭紅》拋開慣常敍事的線性模式,以舞蹈、音樂拼貼影像的方式,在舞台上建構起一個孤寂女子的形象,寫意重過寫實。

不想「對號入座」

這種不命名的不就事論事的做法,或也延展了舞蹈劇場的表意空間,令到《生死蕭紅》不僅僅止於傳記式編年式陳述,而多了一眾編創者對個體普遍遭遇的追問和關注。由始至終,偌大舞台上只有梅卓燕一人(口琴演奏家陳錦樂和鋼琴家羅乃新一直在台側),舞動、靜止、等待、離開。導演盧偉力有意撇開蕭紅與蕭軍和端木蕻良的兩段情事不談,似不想「對號入座」,不想將一齣立意闡釋生之憂鬱孤寂的「半抽象」作品拖入揣測和流言的窠臼中——雖然蕭紅本人稱得上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被非議最多的女作家。

音樂和道具也配合了舞蹈語彙的寫意情境:愛沙尼亞當代作曲家柏特(Arvo Part)的旋律寧靜憂傷,卻有足夠震懾人心的力量;象徵童年和親情的口琴聲(蕭紅在作品中多次提及弟弟小時候喜歡吹奏口琴)也是一處亮點。漆黑空間裏,被紅布與白布交替纏繞的女子是唯一光亮的存在:紅象徵熱血、生命和對未來對彼處的憧憬,白意味着清冷、寂寞和顛沛流離的孤獨。由開篇處的紅過渡到末尾的白,一紅一白貫穿首尾,暗合作品名稱中的「生死」二字。

梅卓燕並不試圖在這齣七十分鐘的舞蹈中講一講《生死場》或《呼蘭河傳》中龐大厚重的指涉鄉土的故事,而只是從蕭紅的散文如《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中揪取片段,將文字蘊藉的孤獨、落寞和自憐自嘲種種情緒以肢體語彙的形式呈現。舞者手指常做出神經質撥動的樣子,似在暗示作家本人面對慘迫生活時的恐懼無助;舞者時常揚起頭並高舉雙手,像在期待和爭取些什麼,似也暗示了蕭紅一生汲汲於認同而不得的掙扎。動作雖簡,卻也符合舞蹈寫意抒情的特質——實打實地羅列和陳述並不見得比回眸一眼的眷戀更直入人心。

平衡寫實與寫意

這樣的「寫意」有好處(空間感強,予觀者自在想像空間)也有壓力,因為稍稍不慎便會顯得散漫,什麼都說到又好像什麼都沒說盡的樣子。通常,畫家怕寫實顯得呆板,又覺得單純寫意太抽象,便兩相結合,既見得出工筆臨摹的技巧,又能及時跳脫出來,玩一回借景抒情觀物詠懷的遊戲。只是,遊戲總有規則,千萬別走得遠了,有時用情泛濫和呆板陳述一樣不討好。硬邦邦講故事似乎了無生趣,但若執着於抒情,沒有事實作底作襯,又或顯得輕飄不夠厚重了。

一眾編創者不會不明白箇中微妙,這從他們選用的道具——散落一地的書和半張雙人床——那裏,便可窺見一斑。用書指涉蕭紅身份,用半張雙人床寓意愛情的可望不可及,都是好意象,但似乎這樣的寓意,放在其他女作家如張愛玲甚至瑪格麗特.杜拉斯那裏,都說得通。哪位女作家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總有各式各樣的不幸找上門,逼得她們拿起筆來求解脫求慰藉。既然作品名中明白寫有「蕭紅」二字,似乎多些專屬蕭紅的意象(比如長養她生命的白山黑土,又如青島和香港的海等等)會更切題些。導演似乎想用影像文字摻些實在的、有關蕭紅生平的內容進來,以平衡寫實與寫意,但多媒體影像的力道太淺,且舞蹈和影像沒有很好地呼應,各說各話,終歸顯得有些「隔」。

如何平衡寫實和寫意兩種手法,是當下多媒體舞蹈劇場有待思考和發掘的面向。或許,《生死蕭紅》只是一個開場。

箬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