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林懷民:我的《九歌》屈原不懂

 原刊香港:《大公報》2013年3月11日 B6
雲門舞集《九歌》湘夫人- 攝影 劉振祥
 【本報訊】記者黃寶儀廣州報道:以敬天祭鬼的神聖儀式為框架,根據屈原作品,涵蓋敬畏神靈的農民艱苦勞動、男女戀愛、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等內容的台灣雲門舞集作品《九歌》,將於本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登陸廣州,為廣州大劇院春季系列演出揭開序幕。榮獲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的雲門舞集創辦人、世界著名編舞家林懷民近日抵達廣州,通過講座和新聞發布等形式,通俗易懂又幽默風趣地介紹了不少關於現代舞的感悟。

藝術宜賞不必求懂
內地觀眾經常感嘆現代舞看不懂,對於像《九歌》這樣取材於屈原《楚辭》的題材就更加陌生。林懷民的回答頗具新意,他認為能看懂聽懂的是報紙雜誌,是時下兩岸熱播的《甄嬛傳》,欣賞藝術不一定要「懂」,而是「賞」。也許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字掛帥的民族,大家都習慣用文字去思考處理,林懷民覺得這是「考試考多了,總需要一個標準答案。」

在林懷民看來, 「看現代舞如同你品味一杯紅酒,欣賞一位漂亮女士的衣飾。你到劇院是來悠遊,不是來考試。花錢買了票你還繃着,多辛苦啊。」對於欣賞《九歌》,林懷民認為看這部演出沒有讀過屈原的《九歌》最好,讀過的也不要想, 「我想就算屈原坐在這裡也會覺得不可理解。」因為,這是林懷民做的一個叫《九歌》的舞劇,從屈原開始,但並不是在解釋屈原、表現屈原。

《九歌》無論是在舞蹈動作編排上,還是舞美都接近民間祭神儀式,這是《九歌》的最大特色。西方(希臘)古代祭祀儀式今天仍常以各種面貌在舞台上出現,然而中國舞台作品卻少從古代儀式中吸取靈感和養分,因此雲門的《九歌》脫胎自中國祭天禮儀,具備文化和歷史重量,一開始便先佔有優勢。

舞蹈創作手法多元
林懷民填補中國舞台表演沒有禮儀元素這個空白,在舞蹈創作上手法也非常多元,如《迎神》開篇中,蓮花池畔,一群素淨白衣的善男信女手執荊條,揮向全身火紅的女巫;紅衣女巫款步上前,披散的髮絲遍布野花,她走到荷花池前以水淨身,宛如西方的洗禮;繼而是眾男舞者揮動長藤條,在空中製造出奪目視覺效果,而長藤條打在地板上,也發出激盪人心的聲響;女巫在這催促的節奏中瘋狂起舞,呼喚神明。舞蹈開始不久,紅白顏色對比,加上多元聲音混合,製造出強大張力。

雲門舞集演出的是中國現代舞,或者是現代中國舞,但要說清楚這些演繹到底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動作,林懷民則認為沒必要,因為舞蹈就是舞蹈, 「沒有人要你懂這個面具、這朵荷花是哪裡來的,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人也無所謂,美麗就好。」林懷民覺得沒有人會看不懂《九歌》,只是每一個人看到都會有自己的解釋。

今年不僅是雲門舞集成立四十年,也是《九歌》面世二十周年。不過,林懷民表示,在這一輪巡演之後,《九歌》可能再度封箱,除了繁多瑣碎的舞美道具,另一個原因就是林懷民不願意看到不到位的演繹。每一代都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東西,因此對於封箱林懷民並不覺得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