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陳國慧:喧囂下的藝評悶局


原刊香港:《香港經濟日報》2013年3月6日C5

撰文:陳國慧(特約作者為香港資深劇評人)


香港藝術發展局日前頒發的「藝評獎」,讓藝評「終於」進入大家的眼球,完全呼應計劃對文章的要求:「以普羅大眾為目標讀者。」以往讀藝評的人已經不多,這兩天竟連最沒有人關注的「評論的評論」亦鋪天蓋地;媒體乘興重播電影並舉辦徵文比賽,看來還有幾天熱鬧。

筆 者作為劇評人,同時亦在受資助而有行政運作的藝評機構內工作,關注事情發展而心中疑惑:只有極少數正式回應文章是由「藝評人」(這身份的認同、規避與混雜 性本身就極值得討論)執筆發聲,而文章亦未有針對問題核心──藝評生態的困局、藝文環境發展與藝評的關係──而提出思考,臉書上藝評人以湊熱鬧式的冷言批 評和犬儒姿態反思藝評令筆者隱隱不安。

有人煞有介事地敬告說,藝評機構要預備接媒體的招。但到今天為止,筆者工作的 機構並未有收到任何媒體查詢,目前接受訪問的都是肇事者,而更多的是該作品的導演、演員和文化人。如果有藝評人認為目前聲音太煩雜而不需要踹這趟渾水,那 更悲情的可能是「藝評」根本就不在其中,或已經被媒體所消弭,連踹的機會都沒有。

連酸葡萄都啖不着,筆者懷疑除了是 藝評機構和藝評人本身仍需繼續努力外,更核心的是目前藝評和藝文生態的問題,如何削弱過去和現在的工作,以致藝評(再及深化的教育、資料整存和研究)仍然 未能進入成為整個創作迴環中的重要部分。藝評獎風波不過是觸動了板機,讓這困局一再凸顯。如果藝發局和藝評小組知悉、掌握和有心緩解這困局,不見得會讓這 個獎項橫空出現──除非局方認為於 2011 年推出(而只維持了一年)的「藝評啟導計劃」,其從工作坊(教育)、網上發表(持續發展)和獎項(鼓勵)三方面去發展藝評已經無法對應當下需要,而只有巨 額獎金和「文字淺易生動」才是提高藝評人位置和水平的王道。

藝評無關痛癢的因由

目 前香港恆常地刊登藝評的報刊仍和十年前一樣:《文匯報》、《大公報》和《信報》,間有個別專欄作者寫感想;加上免費雜誌《art plus》、《三角志》的專頁。曾經出現的《文化現場》和《瞄》為近年藝評在紙面媒體生存的空間帶來了小陽春。但刊物似乎並未引起坊間的注意,而紙面媒體 的生存危機亦大。當文化藝術(以作品為大眾所認知的方式)與他們無關,有關它的評論就更無痛癢,讀者群受限在看過作品的觀眾,這比例在香港實在少,就連台 灣《表演藝術》雜誌有大後盾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尚且要「轉以藝術推廣為導向」。

然而如果只是狹隘地要藝評雜誌生存、 維繫藝評空間,其實由政府或基金會甚至有好心金主無限量注資是可以完全達到目的,但當政府不支持而金主又不是金礦時,問題就在為甚麼我們需要藝評(雜誌和 獎項只是方式),和怎樣推動和確認藝評成為深耕文化的重要養份。媒體視藝評「無用」是因其「資訊」過時(文章刊出時演出已經完結),大眾視藝評「無關」是 因沒看過該作品,這都乎合社會追求「結果」的意識形態。

缺乏藝評阻藝術發展

但 完成創作只是整個迴環運作的前半,藝評再及進一步的教育、資料整存和研究是後半,藝評恰恰不是「結果」而是「開始」,是為未來的創作鋪墊出發展、深化、突 破和超越的基礎;而如/讓這迴環能健康而有機地運作,筆者以為藝評(人)要高的應是視野而非姿態。先不論刊物有心策劃「實驗劇場」專題卻把《金池塘》算入 「實驗性劇目精選」,當「西九」建場地時想找本地演藝數據和研究參考而無所憑藉的徬徨,看來不足以令政府意識到當中的空白是文化藝術發展的危機。

殖 民政府強調前半的重要性或有其「用心」,而後半一直由民間(包括個別大學)勉強運作亦算有成績,但逾半世紀後政府反而只愈發強調前半的不足,而完全忽視後 半的脫腳和前半的關係是很嚴重的視野問題。藝評(人)專業性與視野的提高、維繫固然關乎人本身,但社會是否對藝評有足夠的認識、支援與認同(而目的不是要 人人寫藝評),這並不是一兩個組織埋頭做就成事。

讓藝評取得應有位置

藝 發局藝評小組沒人出選,林沛理由政府委任入局,藝評小組藝術顧問由主席提名,而藝發局藝評小組憑空推出與整個生態脫軌的藝評獎,這之間是否有必然關係很難 定論。筆者關心的是不成行業的藝評人心難繫,加上重視個人目的為重而非關「志業」(劇評人鄧正健語),終於讓藝評在單薄的支援下被暴烈地「抽水消費」,而 熱鬧過後將無人正視問題所在。

筆者曾撰文質疑這獎在聲勢以外是否能「引伸更多藝評持續發展的思考」,是覺得它無助藝 評發展目前所需,及後引發之風波直帶來摧毀性的影響。很明顯現在可用文字有條理而又能自圓地表達是藝評的「標準」,而「看懂」(包括作者和讀者)又令文化 評論式的藝評成為單一呈現而鮮見美學、技巧和現象的評鑑,金獎作剛好反映要提高本地藝評質素所需要加強的,加上如賞析、引介等拉闊藝評定義的滲透工作,短 期內多做固有裨益,但長遠來說讓藝評取得其應有的位置,讓藝文生態健康運作,對推動創作與觀眾培育的質與量至為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