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再評香港文化 不吐不快 專訪胡恩威

原刊香港:《明報》2013年1月26日 C5

編按:香港著名文化人、進念創辦人之一胡恩威,早前應「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邀請出席台北「香港週2012:文化創意@ 台北」活動( 下稱「香港週」),搬演進念劇作《萬曆十五年》,他在接受本文作者莫坤菱採訪時,有感而發,說出台灣觀眾水平和反應,評價香港文化,又發表他對香港某部分年輕人示威行動的意見。為什麼胡恩威會這樣說?

文.莫菱坤

胡恩威先生以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萬曆十五年》編導及設計身分,參與了去年十一月底在台北舉行之「香港週」,《萬曆十五年》亦首次在台灣上演,反應不俗。回港後他欲將感想與外界分享,因此促成此訪問。胡恩威在華文文化界資歷甚深,創作及編導題材屢見豐富,近年關心香港文化的何去何從,早前在本版曾撰文狠批香港文化大倒退,對於是否審批新免費電視牌一事亦有獨到的見解,他的意見曾受到不少朋友的回應及反駁,不過其「盡吐真言」的性格和勇氣確實令本人也甘拜下風。是次訪問未能觸及所有以上所提的議題,不過胡恩威將在台灣的所思所想都與推動香港文化發展連結起來,當中有比較、有批評、有寄語,希望藉此給予香港文化界一點啟示和前進的力量。

香港不重視本土文化?

聽說胡恩威對台灣這次演出之行有感受「不吐不快」,就從他的最大得着聊起,他劈頭第一句就說: 「我覺得沒有文化的社會好恐怖。」此話可解?他解說: 「應該是說,一個只有『低俗』和主流文化的社會好好恐怖。」我聽出弦外之音,他說的不是台灣,是比較之下的香港。他認為,台灣的文化比較多元化,有通俗有低俗,年輕人對戲劇興趣較深厚,藝術教育較健全;但香港的情况很「一面倒」,年輕人對文化沒甚興趣,對傳統的文化觀念尤其是。胡恩威用自己所擅長的戲劇做例子: 「《萬曆十五年》在台灣共演出四場,當中特設學生場,我發現有很多研究生來看戲劇。台灣對華文戲劇的研究很深厚,研究戲劇的學系和學生亦比較多,群眾群因而累積得較大,香港便沒這樣的氣氛和條件。」他更指出,不少學生看完戲劇後會撰寫分析藝評,當中不乏有深度之作, 「香港完全冇得比」。聽他將香港文化和戲劇貶得一文不值,倒想看他有什麼良方去改進所謂文化的「質素」,假如這個問題真的存在。他說,希望政府會重視本土文化,香港很多時候都靠外國人和外國文化,可見政府和社會沒有本土概念: 「演藝學院院長、西九文化區管理層統統是外國人,香港學生學習藝術有隔膜,硬將西方的方法照搬過來,並不適合香港學生。而台灣相對較在地化,藝術學校往往由本地人或由外國學成歸來的人任教,學生的學習熱情較強烈,這樣比較好。」胡恩威指出應由教育着手,令人不禁反思, 「外國人就等於非本土」的單一推論是否成立,沒有本土文化是否偽命題。如果他以上的話沒有被詮釋錯,他自命鍾情本土文化,但本土文化又不可以低俗,但不低俗(高雅文化)之餘又不可以太西化,此定義的文化是什麼樣式,可以留待各位讀者慢慢探究。胡恩威都提出了其他的建議,詳情可以參閱下一段。

從台灣「香港週」的經驗取經

提到台灣所舉辦的「香港週」,胡恩威予以正面的評價: 「這件事很值得做,起碼讓台灣人知道香港不是只有低俗文化,不只是有周星馳和『古惑仔』,而是有很多出色的編舞作品、音樂和表演藝術。」不過他提醒香港人,如果再不積極行動讓香港文化走向多元, 「香港好快會冇位企」。他強調香港與台灣的合作和交流: 「我學他們的多元,他也可以學我們管理的效率和創意的概念。」此外,他都認同香港當局可以從台灣「香港週」中汲取經驗,作為未來的借鏡。他亦解釋道: 「台灣在香港設有光華文化中心,如果香港都設有類似辦事處,有常設性文化員工,辦事處以文化命名,有的是文化官員而非貿易官員,相信是一種進步。」長遠來說,胡恩威認為應該計劃如何與台灣雙方面有藝術教育的交流平台,層面不只是籌辦活動,而是提升至年輕人的實習和研究計劃。

對於戲劇方面,胡則覺得要好好運用華人的網絡作藝術交流,舉辦一些巡迴演出。

示威與文化對立?

台灣的文化比香港更百花齊放可能是事實,可能是「隔籬飯香」,胡恩威認為香港沒有文化,是因為現時「政治騎劫一切」。他指出: 「香港年輕人只喜歡示威『搞搞震』,只喜歡表態,不會看完一本書,不會想學習一樣事物。」如果他的觀點成立的話,為什麼從「美麗灣事件」到近日的「反旺中、反媒體壟斷」,台灣的示威文化比香港更豐富,但他們的文化為什麼反而更加多元呢?胡恩威卻又將這歸因於社會: 「台灣的政治較正常化,政治只是一部分,他們有生活,而社會亦包容到生活中不同的可能性,你可以走去做農夫、你可以走去做點心師傅;不過在香港,我們將所有責任推給政治,將精力用來罵政府,我們沒有在生活中實踐什麼。」最後,他補充:「從來也應該是政治為文化服務,但現在是文化為政治服務。」胡對台灣和對香港的尺度好像有點雙重標準,將台灣的情况歸因社會的狀况,卻又將香港的問題說成個人責任和選擇,尤其是年輕人;生活在香港二十多年,倒不覺得大家花了多大力氣參與政治,政治冷感的人比比皆是,年輕一輩的文化養分不足是否與過分政治參與扣上絕對關係,是值得深究的課題。

文化的定義隨着經驗的累積而變化,通常是變得充滿內涵,而一路走來的時候,一致性和謹慎的邏輯推論都顯得必要。慶幸看見胡恩威先生從台灣豐富的收穫,對香港文化界的提醒都充滿啟發性,希望有一天香港藝術文化發展能媲美台灣,政治與文化之間的互動更見立體,低俗、本土、西方、精英等概念和文化都盡在此地。(標題為編輯所擬)

我學他們的多元,他也可以學我們管理的效率和創意的概念……台灣在香港設有光華文化中心,如果香港都設有類似辦事處,有常設性文化員工,辦事處以文化命名,有的是文化官員而非貿易官員,相信是一種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