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編舞陳磊謝茵相隔五年再合作《風水行》加四段舞重演

原刊香港:《大公報》2013年1月29日 B21





 【本報訊】記者李夢報道:五年前,香港舞蹈團八樓平台,香港演藝學院學生們演了一齣《風水行》,講的是山東秧歌,編舞是彼時舞團舞者陳磊和謝茵。

五年後《風水行》重演,仍舊陳、謝二人編舞,不過演出地換成葵青劇院,演員也改成香港舞蹈團的舞者了。

框架不變仍講秧歌

規模大了,加多了四段舞,但框架不變,仍舊講山東秧歌,卻又不似慣常舞劇那樣「講一個完整故事」。「不是記敘文,是說明文加散文。」陳磊說。

說《風水行》是說明文,因為它講歷史,講秧歌這傳統民間舞種怎樣浸了儒家文化,在齊魯一爿土地潑辣辣長養了五百年。古話說「商時秧歌唐時戲」,足見秧歌傳承的久遠。陳磊和謝茵在北京舞蹈學院讀書時,班上常有山東來的老藝人示範傳統秧歌。「你別看這簡單的一扭,五百年才提煉出這樣一個動作。」陳磊說。

讀書時兩人所在的班俗稱「山東班」,因全班四十多學生都以山東秧歌為主修方向。上學那會兒,兩人常隨老師同學一道往山東採風,見過「跑斷腿扭斷腰」的海陽秧歌,以及鼓子秧歌和婀娜的裹着小腳跳的膠州秧歌。

「鼓子秧歌陽剛,但女性素材少。」陳磊和謝茵編排《風水行》時,以鼓子秧歌為載體,再穿插膠州和海陽秧歌的女性素材。「不然女孩子只能跟在男鼓手後面跑,太單調。」謝茵說。

而且,兩人還為這場七十分鐘的演出設計了一個母題:風水。「你可以說風代表男子,水象徵女子,也可以將風水兩字合起來看。」在陳磊那裡,浸潤了國人幾千年生活經驗的「風水」,有關陰陽五行的辯證,也和秧歌一樣,是「代代相傳的產物」。

一段秧歌中,男舞者一般有三類角色:傘,鼓和棒。撐傘的多為族中長者,起領頭作用;鼓手通常是二十至四十歲的壯年男子;持棒的,則是十多歲的孩子。三代人,三樣道具,是年齡也是閱歷和身份的標誌。「到最後,持棒的孩子接替撐傘的父輩行走天地間,這裡面也有傳承的意味。」陳磊說。

時空轉換舞出神髓

演至結尾,是一段五分鐘的「民俗大場」。這一段,不論隊形抑或角色,都想「盡可能地回歸傳統」。「在結尾,把最初刺激我們的那些東西呈現出來。」陳磊說,這齣作品,去掉最末五分鐘也能立起來,但有了最後一段, 「意味更好」。

「根在那裡。」謝茵說。

說《風水行》是散文,因為它雖根植過往,但並不膩在傳統裡。「把廣場上跳的秧歌搬進劇院裡,時、空、地都不對了。」陳磊說: 「首先我們的舞者扭起秧歌來一定不如農民那樣樸實動人,其次,觀眾買票入場,不是為了來看我們跳得像不像老藝人。」他舉中國山水畫的例子,說水墨的精彩,恰在重神似而非形似。「畫山,不是看你畫得像不像,而是看你能不能畫出山的精神。」

於是,在劇院裡敲鑼打鼓跳一小時秧歌,這在陳磊和謝茵看來, 「只是將民間的東西copy(複製)」,並沒有再創造,也見不到獨特的思考。《風水行》中,他們請來龔志成創作無調式音樂,也是想用這樣的現代元素,平衡新舊。「也可以將民間的伴奏音樂拿來用,但那未免太實在了。」陳磊說, 「大紅大綠地上來,這麼實在,我們的概念存在哪裡?」

「十個人看秧歌可能有十種理解。」在編舞者那裡,是否跳得出原本汁味是其次,最關鍵是理念,是編舞者切入主題的角度。

兩人為「找角度」沒少討論。「時不時開個小會,互相問問題,互相拆招。」謝茵說,她和陳磊都在香港住了多年,因此這次作品中,也想將此處的生活體悟擺進秧歌這個對香港來說不論地理或情感距離都有些遙遠的題材裡。

不過,說到底,此處彼處都是共通的,都有子承父業家族聯繫,都有對男女愛情的想像。《風水行》段落間的過場動作,是舞者依秧歌步伐,從舞台一側走到另一側。「很慢,像漫漫長路走了幾千年。」兩人直說本未指望觀眾看過厚厚一本歷史書再進場, 「只要大家見到長久這兩字,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陳磊說。

編者按:香港舞蹈團主辦的《風水行》,將於二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在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查詢可電二一一一五九九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