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游藝亞洲 靜觀沉緩美學

原刊香港:《香港經濟日報》2011年9月6日 C12


  一呼一吸間,舞者步伐沉緩細緻,動如不動,不動如動。在台灣無垢舞蹈劇場的舞劇《觀》裏,舞者莊嚴如儀式般的舉手投足,將「空緩美學」演繹無遺。下月舞團將帶同《觀》首度訪港,為兩年一度的世界文化藝術節 - 游藝亞洲作演出。

  世界文化藝術節將於 10 月 20 日揭幕,為期 1 個月的藝術節今年以游藝亞洲作主題,重點劇團之一,有台灣舞蹈家林麗珍創立的無垢舞蹈劇場。

  無垢於 95 年成團,無門無派的林麗珍取材台灣文化和大自然資源作舞,首個作品《醮》開創台灣儀式劇場的先河,也因而躍上國際舞台。名成了,林麗珍卻堅持慢工出細活,創團 15 年,至今僅創作了 3 部作品,除《醮》,還有《花神祭》(00 年)及即將在港上演的《觀》(09 年)。

  「我比較不從時間來談創作,我以生命的歷程來談創作。你的生命中有你的歷史,人不會一下子長大,過程的演化也不是一下子可以成就,必須等待很多機緣來促成,機緣包括舞者、所需要的周邊的『物』、還有一些生命。創作不是那麼單純,不是只會跳舞、把它組合起來就好,它是有歷史性的東西,有生命的意義在裏面,你必須用很長的時間來觀察。」一身素雅的林麗珍不徐不疾的道。

覺知因靜而銳利

  《觀》是「天地人」三部曲的最終章,首部《醮》談人鬼萬物生滅榮枯、《花神祭》論人神間的結連,《觀》則重返大地,觀照人與人之間的慾望。

  《觀》乃關於鷹族的寓言。天地中,河流穿越山峰之間,兩座山頭上分別住着鷹族群的兩兄弟,族群要世世代代看顧生命之河,但貪婪之心作祟,兄弟產生衝突忘記誓言,一切在慾望中消失殆盡,包括孕育生命的河流。「我們不要只懂利用周遭的一切,相互間應是關照的關係,要心存感激,所以我用神話來提醒自己,也等於觀照自己。觀不止用眼,外觀也內觀,像一面鏡子。兄弟兩人,面對的其實是自己。面對了,才能調整內在。」

  如此觀照,也只有通過林麗珍的「空緩美學」-「定、靜、鬆、沉、緩」才能體現。安定而得靜,身體因而鬆弛,沉緩而行,視綫無制於視力才可覺察瞬間微小。《觀》舞者的動作緩行至極,舞者要夠勁,也考觀者耐力,「在快速轉動的生活裏,所有生命、所有物,都只是單純地被你利用,在緩慢至極時,你才會看到身邊有野草、野草裏有小花、小花裏有小蟲、小蟲上沾有泥土,這時你的內心會有變化,原來這塊土地裏有很多生命依存,你再也不能裝作看不見、聽不到。」

  沉緩美學的構成,是林麗珍用生命修練得來。「我從 16 歲一直跳舞到現在 62 歲,過程中感受到身體的變化,觀察事情的方法也變了,人漸漸慢下來。慢下來後,發現內在、身體和周遭的東西又發生變化,時間像停頓了,如放大鏡一樣,看事情的更清楚。」忙亂時不覺,故無知,慢極,知覺才變敏銳。看《觀》,如上一堂哲學課。

亞洲藝術內蘊豐盛

  《觀》的原創身體語言以外,游藝亞洲同時帶來多個亞洲藝團的演出,有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日本太鼓國寶林英哲、印度的曼加尼亞宮廷樂團、韓國的蔡香順舞團等。「兩年一度的世界文化藝術節,目的是重點推介某地區的文化藝術,過往我們曾舉辦過情迷拉丁、地中海、絲綢之路等主題。近年亞洲經濟起飛,文化藝術的影響力亦提高,加上亞洲歷史源遠流長,因此今年選擇以亞洲為主題。」藝術節辦事處高級經理陳昌雄說。

  作為東道主,本地的香港話劇團、香港中樂團等也有參與,獨立單位有鬼才編劇黃詠詩創作《寒武紀與威士忌》。《寒》的前身是《娛樂大坑之大娛樂坑》,07 年曾以黑盒劇場形式登場,黃詠詩說:「 07 年版本只做了劇本的三分之二,如潘惠森所言,那是一個情歸何處的故事。現在成熟了,新版會談談七八十後在社會中的無力感。社會對成功和偉大的定義不斷變,他們的未來亦不斷落空。」

  寒武紀,神秘又豐盛的角度,一如資訊爆炸的迷失當下,無助之際,人們只能以一口威士忌慰寂寥。《寒》通過女主角阿紀及她的友儕展示這群寂寞七八十後前無去路的故事,乍聽很無奈,黃詠詩認同:「是很無奈,但就像《投名狀》戰場上,前面的士兵犧牲自己,為後來者爭取一百步的道理一樣。我們也享用過前人的福份,現在算是為後代積福。一個人醒覺,其他人受惠。」一向搞笑的黃詠詩突然義正辭嚴,準備獻身慷慨就義。


 《觀》

 11 月 4 及 5 日.葵青劇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