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香港:《信報》(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011年12月2日 C5
香港芭蕾舞團在11月初上演的《此時.彼刻》是舞團今季唯一的什錦舞目,由三個原創作品組成。其中《明亮》已於去年首演,而《一間她自己的房間》的選段亦於5月時的《國際芭蕾滙演》上演,《黑》則是首次演出。港芭致力宣揚原創作品,值得嘉許,然而在推廣安排上也許可以較順應市場,將原創首演作品分拆跟知名作品合演,那就不會出現星期六下午觀眾寥寥的景況。
《此時.彼刻》以陳建生編舞的《黑》作開場。陳建生現在蘇黎世發展。《黑》一如其名,布景和服裝都以黑色為主,因而氣氛較為肅殺。《黑》以弦樂四重奏為配樂,作為開場作品,亦能帶動觀眾投入。首章以一雙男女舞蹈員配以群舞為主,而第二章的快板群舞輕快利落,很有點巴蘭欽的味道。然而整體而言,《黑》像是讓舞蹈員發揮舞技而設計,而沒有自身的感情。而且,那場重頭雙人舞亦平平無奇,未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囉唆而濫情
第三節作品是費波的《一間她自己的房間》。不過,要是看過5月時芭蕾滙演的選段,不看這個足本也並無損失。事實上,我認為5月的版本更為精簡。作品講述作家路溪和她編舞家丈夫糾纏不清的婚姻,囉唆而流於濫情,作家弄得精神崩潰。吳飛飛演的作家很是出色,然而舞劇本身卻令人失望。
夾在《黑》和《一間她自己的房間》中的是奎安斯的《明亮》。事實上,我在這作品去年首演時便予以好評,今次換上了新服裝,就更為討好。《明亮》的編舞是三個作品中最突出的。這個作品以四對男女代表了一個男子不同階段的人生和他的數段感情。重頭雙人舞很是動人,吳菲菲和林立峯很合拍。林立峯是替代因傷未能演出的古思宇。還有,第一晚演出的李嘉博和另一場演出這角色的斯納同樣精采,旗鼓相當。
在今年的「游藝亞洲」,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最後演出的舞目是瑪卡洛娃改編版本的《天鵝湖》。中芭2007年在北京首演這個版本,而我在八十年代末在倫敦看過瑪卡洛娃監督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的演出。這個版本的焦點所在是皇家芭蕾舞團創團編舞家艾斯頓爵士為最後一幕所編排的舞蹈。
這個版本的第一幕跟俄國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的版本大致雷同。很可惜,第二幕白天鵝的默劇給刪掉,而各段舞蹈亦重新編排,將白天鵝雙人舞挪後。第三幕亦跟馬林斯基的版本相類,只在開頭加進了王子的獨舞。今次在香港的演出由王啟敏擔任女主角,而王子則是她的丈夫李俊。李俊的王子很有貴氣,而舞蹈同樣氣度不凡。王啟敏則在白天鵝時溫婉可人,到黑天鵝時則技巧懾人,光芒盡現。
泥土氣息濃
中芭還演出了他們的首本作品《紅色娘子軍》。這舞劇創作在1964 年,在文革之前,而編舞有三名之多,是當時盛行的樣板劇。結局亦過於宣傳味濃和煽情。
雖然《紅色娘子軍》已有點不合時宜,但還是有其歷史趣味。這套兩幕舞劇的時代背景是三十年代的海南島。女主角瓊花是個地主的婢女,因不堪壓迫而逃走。她被紅軍幹部洪常青所救,最後感恩圖報,加入了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很有點泥土氣息,百姓風情。農家女的斗笠舞就很別致,而兩名女兵練習射擊和投擲手榴彈也很賞心悅目。作戰一幕既有舞蹈員舞劍、持槍和舞動大旗的英姿,輕易令人情緒亢奮,而最後連綿不斷的士兵從台上一角飛躍到另一角,更令人覺得激昂。不過新一代的革命小將卻少了上一代的豪邁。周兆輝的洪常青就缺少了前輩孫杰的激情。
此外,「游藝亞洲」還首度帶來了別具個人風格的台灣無垢舞蹈劇場的《觀》。創辦人林麗珍以精簡的言辭營造了一個迷離歷程。但這個兩小時的演出有部分地方稍為拖得過長。
伍家嶸
香港芭蕾舞團在11月初上演的《此時.彼刻》是舞團今季唯一的什錦舞目,由三個原創作品組成。其中《明亮》已於去年首演,而《一間她自己的房間》的選段亦於5月時的《國際芭蕾滙演》上演,《黑》則是首次演出。港芭致力宣揚原創作品,值得嘉許,然而在推廣安排上也許可以較順應市場,將原創首演作品分拆跟知名作品合演,那就不會出現星期六下午觀眾寥寥的景況。
《此時.彼刻》以陳建生編舞的《黑》作開場。陳建生現在蘇黎世發展。《黑》一如其名,布景和服裝都以黑色為主,因而氣氛較為肅殺。《黑》以弦樂四重奏為配樂,作為開場作品,亦能帶動觀眾投入。首章以一雙男女舞蹈員配以群舞為主,而第二章的快板群舞輕快利落,很有點巴蘭欽的味道。然而整體而言,《黑》像是讓舞蹈員發揮舞技而設計,而沒有自身的感情。而且,那場重頭雙人舞亦平平無奇,未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囉唆而濫情
第三節作品是費波的《一間她自己的房間》。不過,要是看過5月時芭蕾滙演的選段,不看這個足本也並無損失。事實上,我認為5月的版本更為精簡。作品講述作家路溪和她編舞家丈夫糾纏不清的婚姻,囉唆而流於濫情,作家弄得精神崩潰。吳飛飛演的作家很是出色,然而舞劇本身卻令人失望。
夾在《黑》和《一間她自己的房間》中的是奎安斯的《明亮》。事實上,我在這作品去年首演時便予以好評,今次換上了新服裝,就更為討好。《明亮》的編舞是三個作品中最突出的。這個作品以四對男女代表了一個男子不同階段的人生和他的數段感情。重頭雙人舞很是動人,吳菲菲和林立峯很合拍。林立峯是替代因傷未能演出的古思宇。還有,第一晚演出的李嘉博和另一場演出這角色的斯納同樣精采,旗鼓相當。
在今年的「游藝亞洲」,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最後演出的舞目是瑪卡洛娃改編版本的《天鵝湖》。中芭2007年在北京首演這個版本,而我在八十年代末在倫敦看過瑪卡洛娃監督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的演出。這個版本的焦點所在是皇家芭蕾舞團創團編舞家艾斯頓爵士為最後一幕所編排的舞蹈。
這個版本的第一幕跟俄國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的版本大致雷同。很可惜,第二幕白天鵝的默劇給刪掉,而各段舞蹈亦重新編排,將白天鵝雙人舞挪後。第三幕亦跟馬林斯基的版本相類,只在開頭加進了王子的獨舞。今次在香港的演出由王啟敏擔任女主角,而王子則是她的丈夫李俊。李俊的王子很有貴氣,而舞蹈同樣氣度不凡。王啟敏則在白天鵝時溫婉可人,到黑天鵝時則技巧懾人,光芒盡現。
泥土氣息濃
中芭還演出了他們的首本作品《紅色娘子軍》。這舞劇創作在1964 年,在文革之前,而編舞有三名之多,是當時盛行的樣板劇。結局亦過於宣傳味濃和煽情。
雖然《紅色娘子軍》已有點不合時宜,但還是有其歷史趣味。這套兩幕舞劇的時代背景是三十年代的海南島。女主角瓊花是個地主的婢女,因不堪壓迫而逃走。她被紅軍幹部洪常青所救,最後感恩圖報,加入了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很有點泥土氣息,百姓風情。農家女的斗笠舞就很別致,而兩名女兵練習射擊和投擲手榴彈也很賞心悅目。作戰一幕既有舞蹈員舞劍、持槍和舞動大旗的英姿,輕易令人情緒亢奮,而最後連綿不斷的士兵從台上一角飛躍到另一角,更令人覺得激昂。不過新一代的革命小將卻少了上一代的豪邁。周兆輝的洪常青就缺少了前輩孫杰的激情。
此外,「游藝亞洲」還首度帶來了別具個人風格的台灣無垢舞蹈劇場的《觀》。創辦人林麗珍以精簡的言辭營造了一個迷離歷程。但這個兩小時的演出有部分地方稍為拖得過長。
伍家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