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林喜兒:踢躂舞者王丹琦

原刊香港:《信報財經新聞》2012年6月25日 C5

我們習慣用文字思考、用文字說故事、用文字表達情感。藝術家的文字,卻是音樂、繪畫、舞蹈..王丹琦說自己不擅辭令,只能透過舞蹈表達自己。電梯聲、紅綠燈聲、雀鳥叫聲、開汽水的聲音、膠袋的聲音..文字都不能描繪這些聲音的特質,王丹琦卻從日常生活中搜集聲音,然後用腳去表達。

踢躂踢躂、踢踢躂躂、踢、躂、踢、躂..

可以聽的舞

王丹琦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生涯從芭蕾舞、現代舞開始,今天是本地活躍的踢躂舞者,為「踢躂領域」的創辦人之一,2007年考取澳洲聯邦舞蹈教師協會踢躂舞金章(榮譽)證書。愛上踢躂舞,源於小時候看過Tap Dogs的video,然後在家自學,到中學畢業才正式學習。「我是個不懂說話的人,對我來說,舞蹈就是語言的一種,而身體不同的動作就像生字,所以平日會練習不同的動作,舞蹈語言愈多便能表達不同的情感。」王丹琦認為舞蹈便是用肉眼看的語言,然而各種舞蹈中,他特別喜歡踢躂,「這是用耳聆聽的舞蹈。」正確點說,踢躂舞不只是看的舞,還是聽的舞。踢躂舞講求節奏感,「好像打鼓一樣,不過我們是用腳來打鼓,用四塊鐵片去打出不同的節奏和技巧,然後要不停不停的練習,跳舞,也就是making the sound。」雙腳作為樂器,踢躂舞者透過雙腳去製造聲音,創作源自日常生活,王丹琦的創作過程,也就是一個尋找聲音的過程:「我喜歡儲存不同的聲音,平日也會帶着錄音器材四處走,像紅綠燈、地鐵扶手電梯的聲音都很有節奏,還有水聲、雀仔聲、乒乓球聲,甚至食薯片的聲音,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特質,全部都可以成為音樂。」這便是舞者的觸覺,能把日常生活的種種轉化成不同的藝術創作,「其實好像行路一樣,跳踢躂舞也可以行到那裏跳到那裏,我們可隨意跟着身邊的聲音去跳,像一次乘地鐵時,發覺扶手電梯的聲音跟打鼓的節奏很相似,便把聲音錄下來成為一個創作,即使你不是穿着專業的踢躂舞鞋,穿波鞋也可以跳踢躂。」王丹琦續說。

你以為舞蹈家都是日以繼夜的在排舞室練習、編舞、排練,對王丹琦來說,走出排舞室,才是創作的開始,大街小巷、地鐵車廂、城市人生活的片段,都是靈感來源,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忽略發生在旁的事物,王丹琦在黃大仙居住多年,這次卻是第一次到黃大仙廟,「原來求籤的聲音很有節奏感,他們很誠懇很專注地求籤,這個畫面自然儲入腦海裏。」創作就是這樣從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的累積,每一次的演出,就是把這些印在腦內的聲音和畫面發放出來。

跳到老跳到死

王丹琦喜歡踢躂舞的自由,不像其他舞蹈有固定的規則,「我們主要用雙腳,有時也會加一雙手,或者是隨身物,膠袋、汽水管也可,來豐富整個舞。」去年藝術節他便嘗試結合結他與踢躂舞,踢躂舞的活力像是年輕人的玩意,可是王丹琦卻認為她是一種長壽的舞,「不像芭蕾舞,年齡是一個限制,三十多歲可能是極限,可是踢躂舞卻不同,相信即使到了八九十歲,行動不方便,我也可以坐在櫈上跳踢躂。」自言可以跳到老跳到死,王丹琦對踢躂舞的熱愛也就不能透過言語表達,一切讓舞蹈說話。

傳說踢躂舞源自黑奴,由於他們身體被綁着,也不准說話,所以惟有用腳踏地,而當中又藏了密碼,這樣成為了他們的溝通方法。原來是因為沒有自由,想不到多年後卻成為最自由的舞蹈,「只要跳舞,我便會即時感到快樂。」王丹琦用腳奏出生活,用聲音連接世界,與觀眾溝通。

香港電台文化藝術電視節目《好想藝術》每集將介紹一位香港藝術家,了解他們獨特的藝術生活體驗,並發掘藝術生活化的一面。節目現逢星期二晚上7時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林喜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