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加盧:舞出手塚藝術世界

原刊香港:《星島日報》2012年3月7日 E7

終於欣賞了期待已久的《手塚》,近兩小時的多媒體舞蹈表演元素豐富,不帶俗套地道出漫畫家手塚治虫創作背後的世界觀,果然不負一眾手塚粉絲的厚望。文:加盧 圖:加盧、星島圖片庫

《手塚》是今屆《香港藝術節》的節目之一,由年輕的比利時編舞家希迪.拉比.徹卡奧維負責編舞,配合現場演奏的音樂,投射在大布幕上的錄像、傳統日本書法,以及舞者/演員的旁白,將手塚治虫這位成功讓漫畫變成藝術的一代日本漫畫家,帶上了舞台。徹卡奧維將舞台設計成漫畫般,一方面利用燈光在舞台上打出一個又一個的方形格子,舞者的動作不時受制於方形的框架內,猶如漫畫中的角色人物。

在編舞方面,徹卡奧維亦刻意安排舞者的四肢作出狠勁筆直的動作,以肢體比劃漫畫書內的方格。來自不同國家的舞者一時扮演手塚漫畫內的角色,一時又擔當說書人的任務,以不同語言道出手塚的出生、成長背景、其漫畫作品的創作含意,以及對後世的影響等等。至於在整場表演中得到較大演繹篇幅的,則是《小飛俠》。

打破兒童漫畫禁忌 

一九七六年出生的徹卡奧維,小時候在電視首度接觸手塚的漫畫,因而愛上日本文化。他在一篇訪問中曾提到,大部分歐洲人只知道手塚的經典作《小飛俠》,他本人也是長大後才開始看手塚的其他作品。的確,自昭和二十六年(一九五一年)開始於《少年》雜誌連載,後來被改編成動畫搬上電視熒幕的《小飛俠》,絕對是手塚治虫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小飛俠》的故事表面上是一套以機械人為主角的科學冒險漫畫,可實際上卻處處反映日本戰後的社會情勢,流露出手塚不願單純繪畫兒童漫畫的傾向。

關於《小飛俠》,手塚曾在由光文社出版的《漫畫的畫法》這樣提及:「我在這個故事裏要談的主題是人類對機械人的侮蔑,或者說是歧視。」手塚認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太多猜忌,就正如一心想幫助別人的小飛俠常常被誤解,甚至被加害。

《小飛俠》無疑是手塚最重要的創作之一,然而進一步將手塚的視野展現讀者眼前的,則是他的一系列「紅皮漫畫」。所謂「紅皮漫畫」,即是戰後在日本興起的一種小畫書。由於刊印成本低廉而且製作簡單,「紅皮漫畫」的出現令許多年輕漫畫家得以發行自己的作品。「紅皮漫畫」多用劣質紙張印刷,又往往用紅色紙作封面,是日本戰後漫畫單行本的雛形。

登上創作另一高峰

正正由於製作成本低,「紅皮漫畫」的創作自由度也相對提高,讓手塚可以無所顧忌將心中所想一一體現於漫畫之中。在昭和二十二至二十六年間(一九四七至一九五一年),手塚便完成了《浮士德》、《罪與罰》、《大都會》、《吸血魔團》等等打破兒童漫畫禁忌的作品,當中涉獵到的敏感題材包括政治體系的陰謀、宗教醜聞、亂倫、世界末日等等。其中《罪與罰》更是改編自俄國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同名小說,描畫出沙俄時期的動亂社會狀態、革命爆發前夕的緊張。

至昭和四十年代中後期(即踏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四十多歲的手塚接連發表了《桐人傳奇》、《人間昆蟲記》、《奇子》與《MW》等成人漫畫,探究戰後日本黑暗的歷史,登上了其創作的又一高峰。除了探討日本本土的歷史,手塚在一九八三年開始於《文春週刊》連載與納粹德國有關的話題性漫畫《三個阿道夫》,故事大膽假設希特拉具有猶太人血統。由兒童漫畫發展至將嚴肅文學、歷史與漫畫結合,手塚已很清晰地將漫畫的層次提升。至此,漫畫已不再是大家往常所理解的兒嬉之事,而是一種與繪畫、電影、舞蹈一樣,理應受到尊重的藝術。

一九八九年,手塚治虫因胃癌去世,終年六十歲。以生物工程與人類生命尊嚴為主軸的《新.浮士德》與音樂家貝多芬傳記的《貝多芬》成為他的遺作。在手塚治虫離世至今的十三年間,他的漫畫一直影響着日本以至世界各地的讀者,當中包括了創作出這場舞劇的年輕比利時編舞家徹卡奧維,也包括了坐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觀看這場舞劇的我。在徹卡奧維編排的表演中,舞台一邊的舞者手執筆桿作繪畫狀,另一邊的舞者則隨其筆桿的擺動輕輕起舞,恍如手塚治虫在工作桌上揮動畫筆,創造出無數膾炙人口的漫畫人物。

作者簡介

加盧,女,七十後尾。曾從事本地兩條免費英語電視頻道,一度以搜尋優質外語節目為生。現役藝術行政統籌,兼職文字工作者。熱愛中國古典藝術,相信前世生於風花雪月的宋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